经济参考网
创新“开发区+行政区”管理体制
陕西沣东新城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路径
2016-04-06     □记者 高伟 西安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位于陕西西咸新区的沣东新城,五年来先行先试,将开发建设与行政管理、社会事务和民生保障同步推进、融合发展,通过开发区托管区域农村的方式,建立了全新的“开发区+行政区”管理体制,不仅满足了加快开发建设的需要,更为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新路径提供创新谋划。

本世纪初,中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应时而出,成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例的重要举措和支点。总规划面积882平方公里的西咸新区涵盖了西安、咸阳两市7个区县、23个乡镇街道,下辖5大组团,实现协同发展。而“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是国家赋予其核心使命之一。

作为西咸新区五大组团之一的沣东新城,则在“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指导方针下,朝着“引领西咸新典范、立足陕西新标杆、面向全国新中心”的目标迈进。沣东新城所辖西安市未央区三桥街办、建章路街办及长安区斗门街办、王寺街办、高桥街办,共计109个村、17个社区,辖区户籍人口27.8万人,全部人口超过50万人。

尝试托管模式,赋予了沣东新城一个新的机遇。一方面,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领,奠定基础。将全区作为有机整体,编制科学、系统、完善的区域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功能区划和产业布局。其中,将城乡统筹规划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城乡统筹的目标、实现路径和保障措施。另一方面,全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群众。确保公共设施配套完善,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构建城乡居民增收长效机制。尤其注重产业惠民,通过多种政策和形式拓宽辖区农民的就业增收渠道。

“这意味着,沣东新城作为开发区,不仅承担区域开发建设,而且要负责托管区域的党群、行政、社会、民生事务,以及涉及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沣东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康军说,“换言之,沣东新城管委会要兼具开发区和行政区的职能,要用开发区的理念和体制来运行一个行政区,实现责任全覆盖、服务全方位。”

作为上级政府的派出机构,沣东新城管委会获得了相关职能部门授权或者委托的30个大项、117个小项的经济社会管理事项,同时行使着市级经济管理权限。目前,管委会有内设机构23个,正式在编人员219人(含下属服务机构)——这个数量,大约相当于同级政府工作人员的十分之一。

为了实现高效运转,沣东新城以“大部制”为基础,逐步形成了分工合理、配置优化、管理科学的运行、管理、考核机制,发挥“开发区+行政区”的体制优势。

具体而言,首先是创新机构设置,建设精致高效的管委会机关和支撑服务体系的乡镇街道管理机构。如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城市管理局、民政社区局、计卫文体局、农林水工作局4个部门,要对口30多个市级部门。

“在沣东,平均一个工作人员要对口市上一个局。”沣东新城教育局局长王晓谊说,“辖区有57所学校,在校生达3万多名,还有24所幼儿园,但教育局总共才20多个人,纯粹的行政人员就两个。”

其次,是推进管委会与街道两级管理体制融合,推行“小机构、大服务,小政府、大社会”管理。一方面,探索实施事权下放街道,赋予街道更多的社会管理职能,将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的关口前移;一方面,探索新的履职方法,如对环卫保洁、绿化养护、公用设施维护等工作,特别是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逐步尝试通过政府采购、招商引资等渠道,交由专业公司来负责,管理部门只需做好监督协调管理。

此外,是推行严格科学的用人机制,“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管委会实行全员聘用制,包括处级干部,实行科学严格的工作绩效考核。对年度工作排名最末的部门负责人“第一年降薪,第二年降职”。据介绍,在最近3年的考核中,已有12个人,包括4名正处级、4名副处级干部被降薪或降职处理。

五年来,沣东新城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推进,每年推出“十大惠民实事”项目,实施了教育、安居、健康、社保、食品等一系列民生工程。

“教育是第一民生事项,”王晓谊介绍说,因此,改善教育被作为沣东民生先行的一个重要举措,从根本上提升了教育资源。目前,已经建成使用的沣东第一学校等6所中小学,硬件达到西安市一流标准,为开发区增加了5000个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为未来发展预留了充足空间。另外,一批高标准学校和幼儿园,正在陆续开工建设中。通过积极落实政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部顺利入校就读,保证了“在沣东的每个孩子都有学上”。

不仅如此,在加快产业发展的同时,沣东新城尤其关注“产业惠民”。随着入区企业、开工项目不断增多,管委会引导企业优先吸纳本辖区农民就业,沣东农博园的服务工作人员就多为被征地农民。和平村则依托和平工业园让村民作为股民参与分红,辖区群众在开发建设中充分得到了实惠。

与此同时,近年来,沣东新城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保障设施和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先后创建六村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全国示范中心”,创建三桥、斗门等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成立了街道食品药品监督所,在5个村实施了生活垃圾收集清运示范化建设。

在新区建设过程中,城中村改造也被作为沣东新城民生建设的重中之重,几年间先后启动了15个村的城中村改造工程,建设保障房近万套、450万平方米。今冬供暖季开始,新区已经迈入集中供暖时代。沣东新城原三桥村村民高霞玉说,“搬了新家(启航佳苑),环境好、运动健身方便,连给孙子打防疫针都容易了。”

据悉,过去的一年,沣东新城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改革创新”的工作总基调,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民生保障”三件大事,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增幅达40%以上,成为沣东新城统筹发展又一个新亮点。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无标题文档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