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科学与艺术同绽放
□江泽涵
技术和工艺是中国古老文明史上的璀璨篇章。然而,古代帝王为了巩固政权,一向尊文轻理,四大发明之后,几乎不存在什么科学概念,匠人自然也没有地位。在有数的科技著述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这本书对中国古代的18项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
薛凤是德国马普科学史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宋明清文化、技术与政治的关系。本书以《天工开物》为切入点,并与同一时间内成书的《论气》《谈天》放在一起,探掘这些文本的知识脉络,揭示文人以书面文字记录工艺技术的目的所在。
作者认为,宋应星思想意识超前,对封建主义和中世纪学术持批判态度。他以揭示存在于“气”中的天人互联性真相为己任,对“气”的研究是其钻研各类知识领域的理由。本书学术气息浓厚,话题具备深度,系统地展示了宋应星不同层面的私人生活和文化生活以及一系列思想理念。作者将读书人和匠人的世界连在一起,推崇“实用主义儒学”,主张对事物的考察要用“试见”和“试验”的方法。本书重新审视了中国科学思想的发展史,阐发十七世纪中国学者在探究自然和文化时求理、求真、求信的方法,将宋应星的著述在晚明大舞台上予以定位。
回顾历史,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呈现此消彼长状态,似乎从没有过共同绽放的时候。当艺术飞速发展,通常都是科学落后或停滞不前的阶段,反之亦然。
作为世界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科技著作,《天工开物》十分重视理论阐述,而非单纯的技术描写。日本科学史家三枝博音认为:“《天工开物》不只是中国,而且是整个东亚的一部代表性技术书,其包罗技术门类之广是欧洲技术书无法比拟的。”《天工开物》传入欧洲后,直接推动了十八世纪的欧洲农业革命,对工业革命的技术发展也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反观当时的中国,清政府在对古籍的集中整改过程中,认为《天工开物》存在“反满”思想,继而被销毁。清政府推出“闭关锁国”的政策,而欧洲国家通过学习我们的科技之长,反过来打开了我们的国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天大的讽刺。
交融、扬弃、共存是世界大潮流,时代大趋势。不管取得如何伟大的成就,都不能忘记向其他民族、国家吸取异质文化养分,要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才能透过强烈的反差反观自身。
经过深入思考,有些定论或许存在历史性巧合:“当科技发展的时候,自然会带动经济的步伐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作家和艺术家就会陷入孤独。”人的生存环境固然重要,可人生惰性也可以通过文化熏陶克服。所以,科技和艺术完全有望共襄盛举。
产业互联网引领中国制造未来
□彭忠富
制造了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把航天员送进太空,研发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已然成为世界上响当当的制造业大国。但在高端制造业方面,中国与欧美日韩等国家相比,还有差距。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受制于人,产品可靠性低,产业链高端缺位,导致中国制造整体竞争力水平不高。
近年,德国出台了工业4.0国家战略,欲重新引领全球制造业潮流;美国凭借工业互联网,重新站上新工业世界翘楚地位。2015年,中国推出了纲要性计划《中国制造2025》,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作为未来10年引领制造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中国制造2025》一书全面开启了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之路。
《中国制造2025》一书,作者从产业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入手,在全球视野下展现新一轮工业革命在世界主要工业国的发展趋势和实施策略,总结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两大目标和五大特点,并详细剖析了新工业革命的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工业大数据等九大技术基础,以及这九大技术基础之间的联系,读后能清晰全面地了解新工业革命在欧洲、美国的发展全貌。
本书包括产业互联网开启新工业革命等五章,从发展趋势、技术支持、发展路径等角度全面解读中国参与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机遇与挑战。作者指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是中国政府在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中做出的积极举措,是在新常态和供给测改革背景下,强调制造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基础作用,认真谋划如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以及如何将制造大国升级为制造强国。未来10年,将会有1000家以上产业互联网概念公司进军全球资本市场,它们聚焦于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公司和垂直技术供应商三大领域。无论你是政府政策制定者,还是企业管理者或是创业者,本书都可以为你在部署未来发展规划时,做出前瞻、智慧的借鉴和参考。
经济环境在变,发展模式在变,竞争格局在变,消费者在变,消费方式在变,商业模式在变,人口结构在变,网络化和智能化更在飞速变化。产业互联网并不可怕,反恰恰是中国从“制造”到“智造”的契机。最可怕的是我们闭门造车,对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从需求变消费的核心诉求以及对众创共享的创新模式视而不见。
在“中国制造”改变全球经济格局,进入由大转强之际,智慧互联网成为转型升级并催生新兴产业的关键,势必将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引擎。“中国制造2025”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国家级战略概念之一,趋势不可违,谁能站在这个风口与时俱进,谁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