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人赴港购买保险之风正越吹越劲。2015年香港保险业向内地访客所发出的保单,新造保单保费为316亿港元,较2010年增长七倍。业内人士提示,尽管去香港保险更“划算”的观点已深入人心,但有意投保的消费者应对产品的保障范围、投资收益等仔细甄别,并注意汇率、法律等风险。
香港保险持续火爆
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公布的数据,2015年香港保险业向内地访客所发出的保单,新造保单保费为316亿港元,占2015年个人业务的总新造保单保费(1309亿港元)的24.2%。从往年数据看,这类保费5年内增长了近6倍。2010年,香港向内地访客所发出的新造保单,其保单保费还仅为44亿港元,占当年个人业务的总新造保单保费的7.5%。到了2012年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保费达到99亿港元,占比达12.8%,到2014年时突破200亿,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保费达到244亿港元,占比升至21.4%,到2015年又再突破300亿。
穆迪分析称,趸缴保费产品是内地人士赴港购买的主要保险产品,2015年,趸缴保费占香港保险公司新业务保费总收入的49%,其中21%来自对内地人士的保单销售。
为什么内地人会热衷于千里迢迢去香港买保险呢?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是内地居民对香港同类保险保障更全保费更低的印象,另一方面是有相当部分内地居民希望借大额保险绕开外汇管制,向境外转移资产。
香港安盛保险的营销员麦女士(化名)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香港保险的吸引力在于其行业历史悠久,制度及服务更完善,保险保障的范围更广,同等保额资费更便宜等。相比内地市场,香港可以提供种类繁多的保险和风险管理服务,且部分产品在保障范围和费率上的确有优势。据了解,目前香港的合法保险公司总数达到158家,保险中介人超过8万。
除保险产品本身的吸引力,内地高端客户对于保险需求的增大也是香港保险市场愈发红火的原因。通过在香港购买保险,客户可以配置港元、美元资产,同时高额保单的质押也成为不少客户“套现”的主要手段。有消息称,香港大额的保单频频出现在内地,千万保单已不足为奇,最高出现了亿元保单,付港买保险已经不仅仅是购买一份保障那么简单。
保障范围未必悬殊
尽管去香港保险更“划算”的观点已深入人心,但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真的有必要吗?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最受内地消费者青睐的是香港的重大疾病险、人寿险和储蓄分红险。在重疾险领域,一些香港产品的费率比内地更低,但从保障范围来看,其优势值得推敲,消费者应仔细甄别。
以在香港市场备受欢迎的英国保诚公司的危疾终身保计划(下称“终身保”)和在内地上市的华夏人寿常青树重大疾病保险(下称“常青树”)做对比。在涵盖重疾范围上,终身保称其涵盖69种重疾,其实是52种重疾+17种轻症提前给付。而该产品的加强版称为危疾终身加倍保(下称“加倍保”)称涵盖105种重疾,但其实是52种重疾+47种轻症+6种终末期疾病。相比之下,常青树涵盖61种重疾+15种轻症,保障范围相差并没有看起来那样悬殊。
从加倍保和常青树覆盖的具体重疾病种看,两者在46个病种上基本重合,另外有17个病种仅常青树覆盖,有6个病种仅加倍保覆盖。据了解,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和终末期肾病这6大病种的发病率已经占到整体重疾发病率的90%以上,其他重疾的发病率明显较低,其中加倍保覆盖的“克雅二氏症”属于罕见病。
从上述两者的轻症保障范围来看,加倍保的病种数量明显多于常青树,两者都规定可以赔偿三次轻症。但值得注意的是,前者的47种轻症被分为5组,每一组如果有一次理赔,则全组责任终止。相比之下,常青树没有对包含的15种轻症做任何分组,三次理赔机会可以用于轻症中的任意一种。此外,加倍保的轻症为提前给付,理赔之后会扣掉相应保额,常青树为额外给付,赔付之后不会影响原来的保额。另外,从豁免保费条款来看,终身保没有豁免保费条款,加倍保为重疾发生之后豁免保费,而常青树是发生轻症即可豁免保费。
利益演示不可尽信
香港保险投资收益高,也是消费者付港买保险的动力之一。但业内人士提醒,两者的差距跟收益演示方法有一定的关系,应向专业负责的保险顾问仔细咨询。
中国保监会规定,保险产品演示利益有高/中/低三档,香港保单演示没有分档,只有保证利益和演示利益。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很多内地产品的保证保单利益是超过香港保单的,但由于香港的保单利益演示的利率没有统一规定,一些公司倾向使用高演示利率来提高产品竞争率,有时达到6%-10%,但这部分利益是不能保证的。
中国保监会明确规定,不得将保险产品中的非保证利益当作保证利益进行宣传,不得对保险产品的红利、盈余分配或者未来不确定收益做出超出保险合同约定范围的描述或承诺。
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在产品说明书和其他宣传材料中演示保单利益时,用于利益演示的分红保险的高、中、低三档假设投资回报率,分别不得高于6%、4.5%和3%,现金红利累积年利率不得高于3%;用于利益演示的投资连结保险的高、中、低三档假设投资回报率,分别不得高于7%、4.5%、1%;用于利益演示的万能保险高、中、低三档假设结算利率,分别不得高于6%、4.5%和最低保证利率。
“香港的分红保险在过去几年确实保持了相对较好的收益水平,总体达到6%-7%的收益率,但是这样的收益水平能不能持续,可不可复制不能确定。”微信公众号“人民精算师”表示,香港的保险产品以长期持有为主,很多产品前两年的现金价值(即投保人退保时可以拿回的钱)为零,短期内没法退保,这使得保险公司更倾向于选择长期投资策略,提高股票等权益类投资的占比,而近几年恰逢这类资产的收益不俗,但这种高收益水平能维持多久很难判断。相比之下,内地产品前两年的现金价值更高,投资也更稳健。
此外,影响一款产品实际收益率的主要有两个因素,投资收益率和产品的前端扣费(如基金的申购费和保险营销员的佣金)。香港的高收益产品的首年销售佣金动辄达到20%-50%甚至更高,对投保人而言,扣掉的费用越多,进入真实投资账户的钱就越少。
内地产品价格将更有竞争力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除了保障范围和收益水平,境外保单的合规性等各种风险也应考虑其中。
业内人士提示,赴港投保后可能衍生一系列问题,如重大疾病有的需要去香港鉴定、国内没有网点理赔较为不便、来回交通费用负担、内地医疗资料认可、地下保单不受法律保护、香港保险公司允许破产、退保时现金价值更低等。
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谈到赴港购买保险风险时称,一是汇率风险,到香港买保险,要考虑到汇率变动的风险,保险是未来用的,这一过程可能是20年、30年甚至更长,未来的汇率走势不明确,如果贬值就划不来了。二是法律风险,假如双方之间有争议,很可能要诉诸法律,到香港打官司费用很贵,且法律跟内地不同,消费者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三是产品风险,保险公司也是企业,是企业就有生命周期,所以要考虑在什么样的公司买比较合适。黄洪称,内地保险产品经过近几年改革,寿险价格下降了20%以上,“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逐步与香港、与国外的价格接近,产品会更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