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诚人寿因虚列费用23万 被保监会罚38万
曾经违规多但处罚少,让一些险企不断铤而走险,现在监管正在加大打击力度,提高险企的违规成本。保监会近日对信诚人寿虚列费用23万元开出一张38万元的罚单,让信诚人寿“偷鸡不成反蚀米”。
保监会处罚决定书显示,2014年7月及11月,信诚人寿总公司以业务推动费名义报销部分费用,但费用报销发票记载事项与实际发生事项不一致,涉及金额23.1万元。依据相关规定,保监会对信诚人寿罚款30万元;并对时任信诚人寿的副首席银保官马雅山、助理首席银保官韦韦分别予以警告并罚款4万元,总计罚款38万元。去年底以同样的违规行为,信诚人寿山西分公司就曾被罚11万元。
对于此次信诚人寿罚款远高于违规涉及的金额,业内人士表示,高企的违规成本让违规得不偿失,以起到震慑作用,而以前违规成本与罚金倒置,让险企感觉违规获利还是值得的。例如,2014年7月,保监会对太平洋财险下发的罚单就显示,2012年该公司与多家汽车厂商签订总对总合作协议,共发生服务费用8034万元,但在当年业务及管理费科目中仅列支了4084万元,其余3950万元在2013年列支,导致2012年利润虚增3950.1万元(税前),如此巨额的虚增业务,保监会仅罚款45万元。
事实上,此次信诚人寿收到的处罚决定书已不是今年来的首张罚单。今年初,保监会对该公司下发一份监管函,发现该公司存在客户信息真实性管理、银邮渠道业务管理、团险业务管理、公司治理、财务基础管理等方面问题及内控缺陷。
泰康人寿回访话术存问题
被保监会要求整改
近日,保监会下发监管函称,泰康人寿在回访话术制定、电话回访行为等方面存在问题,并责令泰康人寿立即进行整改,全面梳理回访话术合规性,逐条对照检查发现的问题,制定检查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整改内容和整改步骤,明确整改进程和完成时限。
监管函称,泰康人寿要以此次检查整改为契机,不断加强和改进客户回访工作。完善回访话术操作流程,增加必要的风险控制环节。加强回访人员管理,加大质检频次,确保回访业务依法合规。妥善处置因回访话术不合规产生的投诉纠纷,切实维护投保人合法权益。并将本次检查发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及时通报全系统,切实起到对全系统的教育和警示作用,提高全体员工的合规意识。
监管函称,泰康人寿应于今年4月30日前将整改落实情况书面上报保监会。保监会将视公司整改情况,采取后续监管措施。
据了解,今年1月底,保监会对泰康人寿开展了客户回访专项检查。检查中发现:泰康人寿在“分红+万能”(主险分红险,附加险万能险)组合产品回访话术中,关于账户价值每月结算、有最低保证利率等属于附加万能险特征的内容,回访时未明确限定在附加险项下,易引发投保人误解。
据保监会披露,2015年,重庆保监局要求泰康人寿重庆分公司整改“分红+万能”组合产品回访话术。泰康人寿总公司接到重庆分公司报告后,仅调整了重庆地区回访话术,未修改全国其他地区存在的类似问题,导致其他地区回访话术仍存在误导性内容。
同时,保监会在今年1月份的检查中发现,泰康人寿回访话术修改流程存在操作风险。保监会称,泰康人寿回访话术的修改、测试、上线环节均由相关责任处室内部审核通过即可,不需要部门负责人审核,也不需要外部门作合规性审核,存在一定程度的操作风险。
当信用卡和保险“同框”
消费者难辨真假想销卡
如今,银行+保险的模式并不少,涉及的领域也早就不仅仅是“银保产品”一项。其实,这种合作,可谓是一举多得,既可以让银行再度开发客户,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同时也可以让保险公司利用银行的资源实现“获客”。
不过,近日却有消费者反映,有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以某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名义打电话推销保险产品,但显示的电话号码仍是保险公司的服务热线。在消费者一再询问下,对方才最终承认自己是保险公司销售人员,但这样的“冒充”行为已经让消费者心生反感,意识到个人信息被银行出卖,让他有点想销卡了,即使这张信用卡已用了七八年。
同时,若消费者在电话中表示同意投保后,保费存在“被直接扣除”的可能性。记者咨询了多家提供保险理财服务的信用卡中心客服。有客服表示,接到营销人员电话后,客户如有明确的投保意愿,营销人员就会记录下来。通常,信用卡中心会先将首期保费扣除,做预授权处理。
不过,也有部分银行卡中心表示,不会直接扣除保费。在持卡人同意投保后,相应保险公司会将纸质保单递送给持卡人签字确认,这时候,持卡人可以再次确认产品有关内容,看看营销员的讲解是否与其一致。待保险公司收到保单回执后,才会真正向卡中心提出从信用卡上进行扣费。值得注意的是,同时也有部分银行,会在持卡人同意投保后直接将保费扣除。
此外,对于堪称“后悔药”的犹豫期,大部分银行都会在电话中以“只有我们是15天,其他银行只有10天”为推销话术。
不过,在面对电话推销保险时,因保险产品的特殊性,容易产生误解,建议有保险需求的消费者最好让对方在空闲时间打电话“详谈”。一般情况下,此类销售人员都会十分耐心地为消费者讲解。另外,消费者也应该定制消费提醒,并经常查阅自己信用卡账单记录,以防盗刷、隐性消费等。
(摘自《北京商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