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可以指责BAT垄断
□周义兴
近日,中国企业家俱乐部2016绿公司年会给这个平静的互联网周末带来新的聚焦点,马云提问贾跃亭的环节成为其中最受关注的现场片段之一。“把地主斗死了,农民不一定富起来”,压轴出场的马云这样回应外界质疑BAT垄断市场的声音。
马云针对的,是外界对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垄断互联网创业资源的质疑。我们应该怎样看待BAT是否构成垄断?
首先就市场竞争角度来讲。之所以会出现BAT垄断互联网创业资源的说法,或许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在各自行业占较大市场份额。通常情况下,判断一家企业是不是已经构成垄断,市场份额的确是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然而同时要注意的是,一家企业是否利用自身市场地位排斥竞争对手,并且是否已经成为消费者福利提升的市场障碍,也是必须考察的指标。如果阿里既没有排斥其他企业参与互联网电商市场的竞争,也没有给电商市场竞争造成负面影响,那么,指责阿里垄断显然为时尚早。
就有利于消费者福利提升角度来讲。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之所以要主张市场公平竞争,并对垄断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平的市场竞争不但可以有力地促进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最终还能形成消费者福利不断得到提升的好处。也可以说,人们之所以以欢迎的姿态对市场经济加以拥抱,归根到底还在于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公平竞争。具有公平竞争特点的市场经济,不但在配置资源的作用上要比人为决定聪明得多,且更重要的还是,这样的经济模式最终还能给人类创造更高水平的社会福利。就此而观,阿里在对消费者福利水平提升上的贡献无疑仍然是巨大、正面的。
所以,面对现有外界对BAT构成垄断的质疑,即认为BAT是互联网市场“地主”的说法,笔者认为,无论就市场竞争还是就消费者福利角度看,现在指责其构成垄断或许为时尚早。
又是物价局对“天价鱼”不以为然
□余明辉
今年年初,哈尔滨398元一斤的鳇鱼闹出了沸沸扬扬的“天价鱼”事件。但和桂林比起来,这条“天价鱼”弱爆了。日前,桂林一家餐馆一条娃娃鱼竟要卖5000元,算起来每斤卖1500元!当地菜市每斤在150至200元的娃娃鱼,为何一到餐馆身价就变成10倍?对此,市物价局负责人说,“只要有人买,怎么定价格是餐馆的事,但所定的价格必须要明码标价公示出来,让顾客在消费前做到心里有数。”
经营者在合理合法范围内进行定价和收费,的确是经营者的事和权利,他人无权干涉。问题是,当这样的定价明显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时,就不仅仅是经营者自己的事了。我国《价格法》规定,经营者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以成本为基础进行合理定价,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与价格法配套的《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则进一步明确指出,商品的价格和服务的收费标准,应当符合“某一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水平不超过同一地区、同一期间、同一档次、同种商品或者服务的市场平均价格的合理幅度”的规定。
桂林这个“天价鱼”,市场价才150至200元一斤的娃娃鱼,到了餐馆就高达1500元一斤,明显价格畸高,有很大的违法牟高利的嫌疑,需要物价部门及时介入调查和了解。遗憾的是,当地物价部门没有调查和了解的情况下,就作出了餐馆要价是正当权利的定性。这是一种行政不作为、懒作为、慢作为的典型表现。
自由定价不是漫天要价,更不是借机乱宰客的借口。希望当地物价部门端正物价监管和为民服务态度,针对这一“天价鱼”到底存不存在暴利和宰客,及时深入进行调查和了解,然后给消费者一个严肃合理的解释和答案。也希望当地纪检监察等部门也要同时对此事件背后隐现的相关监管不作为、慢作为的部门和人员进行调查和严肃处理,通过严肃问责唤醒严肃的监管意识。毕竟,健康的市场,不仅需要守法的经营者,而且需要严格履职的执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