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大规模“缩表”未到火候
2016-05-19     □周武英 来源:经济参考报

纽约联储17日发表两份声明,称将于5月24日展开小规模国债公开销售,并将于5月25日和6月1日分别开展两次小规模机构MBS出售,引发市场联想。笔者认为,这种试探性行动可能成为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瘦身”运动的开始,但是目前测试性质更为明显,大规模地有序缩减资产负债表的时机并未到来。

从此次出售债券的金额来看,1.5亿美元国债和不超过2.5亿美元MBS仅占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的不到万分之一。声明也强调这些操作并不代表货币政策的改变,不能被当作未来货币政策立场作出任何变更的时点的参考。

美联储抗击金融危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给美国留下了几大问题,列于首位的就是庞大的资产负债表。毋庸置疑,在加息进程开启后,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只是时间早晚。但是,缩减资产负债表难以成为当前货币政策的主导内容,近期内不会开始持续的“缩表”行为。

其一,从美国经济走势看,当前的美国经济并未出现一面倒的强劲增长。最近公布的GDP数据显示经济动能有所减弱,但最新公布的工业生产、非制造业PMI以及房地产市场数据尚属良好。美国经济走势在持续此前反复中温和复苏的态势,而外围经济环境并无好转,通胀数据也显得平淡。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先是跳过4月的加息窗口,目前市场对其6月加息的预期也不十分明确。

其二,从美联储近年货币政策的取向看,为了避免以往政策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大幅市场震荡,渐进推进和与市场沟通已经成为政策推动的主节奏。今年初,美联储曾表态会对缩减其资产负债表做一些测试。美联储主席耶伦4月表示,会等待利率略微更高时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因此在利率水平走稳前美联储难以开始持续的“缩表”行动。

其三,从缩减资产负债表的影响看,持续收回流动性将产生一系列冲击。美国股市将首当其冲遭到冲击,对房地产市场造成冲击在所难免,在企业对经济前景信心不足的情况下,还可能影响企业的生产意愿,影响就业和消费。从整体而言,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并不亚于加息。

危机前,美国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仅为8200亿至8300亿美元。危机开始后,2008年资产负债表迅速扩大到2万亿美元,此后用了大约四年时间突破3万亿美元,而突破4万亿美元仅又用了一年左右时间。今年2月,这个数字为4.445万亿美元。在这个扩张过程中,基础货币扩大效应不断刺激着美国经济,引导其逐渐走上复苏之路。

从此次美联储小规模出售国债和MBS的行为看,如果测试情况平稳可控,调整资产负债表和加息的配合,有可能成为美联储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组合。美联储可能首先会在短期债券到期时顺势而为进行“缩表”,也可能会适时购买或抛售资产,调整资产负债表结构,平滑波动,减少对长期利率的冲击。对于期限较长的MBS,更难以采取大幅抛售政策。

无论采取何种对策,和加息决策相同,对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基调也将缓慢渐进。在实际操作层面,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收缩需要维持多大的规模,将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所处的周期,以及央行对宏观经济进行干预的方向与力度。从时间长度来看,5至8年甚至更长均有可能。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