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泰电气“造假门”凸显监管之责
2016-06-06     □吴黎华 来源:经济参考报

欣泰电气日前公告,该公司涉嫌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已由中国证监会调查完毕,证监会依法拟对欣泰电气及相关责任人作出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措施。同时,该公司因可能触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欺诈发行或者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情形,存在暂停上市风险。业内人士则预计,这家公司将有可能成为创业板第一家退市的公司,同时亦将成为中国证券市场首家因为欺诈发行而被退市的上市公司。

A股市场向来属于“高门槛、低退出”的市场,企业上市相关财务要求较为严格,程序较为复杂,但一旦成功上市以后,即使企业本身的经营和财务情况出现恶化,往往也能通过种种办法在市场继续生存下去。WIND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证券市场成立以来的20多年来,A股市场总共只发生过90起退市案例,剔除私有化、吸收合并等原因后,真正因为连续亏损而被终止上市的只有不到50家。其中,自2008年至2012年,A股市场还出现了长达5年时间的“零退市”记录。

在市场层面,如此之低的退市比率显然给了投资者投机的理由。在市场“上市难、退市更难”的情况下,A股市场“借壳”之风盛行,不少投资者更乐于追逐此类公司,一旦重组成功,往往带来高额回报,这已经成为A股市场独有的一道“风景线”。以欣泰电气为例,早在2015年7月15日该公司就已经宣布因涉嫌违法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而在明知创业板不准借壳的情况下,今年4月,私募创世翔依然完成了对欣泰电气的二次举牌,持股比例达到10%,其对于欣泰电气保壳成功无疑信心十足。

众所周知,优化资源配置是证券市场的一项基本功能。其蕴含的基本意义就是优质的企业能够得到市场和投资者的认可,获得更多的融资资源,而劣质的企业亦能够被市场淘汰。然而,在长期以来退市比率明显偏低的情况下,市场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反而是这些主业不振、财务指标恶化甚至是空壳企业的上市公司更受到市场资金的“认可”,这一现象显著扭曲了市场定价,激发了投资者的投机偏好。

从现实情况来看,企业之所以不惜通过欺诈发行、造假上市,其原因无非有二:一是上市条件要求过高,二是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相比,造假上市违法成本较低,一旦成功其收获巨大,值得“冒险一搏”。在此前的万福生科一案中,尽管臭名昭著、市场影响巨大,但囿于当时退市规定上的限制,这家公司也仅被罚款850万元,在当年12月复牌后,万福生科甚至出现了连续涨停的局面。

2014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这一号称“史上最严退市新规”明确规定实施重大违法公司强制退市制度,对于欺诈发行暂停上市公司,除非发现其行为不构成欺诈发行,否则其股票应当在规定时限内终止上市交易。在笔者看来,对于通过造假上市的上市公司,其行为必须得到严惩,只有坚决将此类公司清理出A股市场,才能恢复市场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恢复被扭曲的价格信号。通过对于此案的处理,监管部门务必要树立起“从严退市”的严格执法态度,对企业造假上市、欺诈发行形成威慑,否则市场造假之风难以遏制。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