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内取消订单被“去哪儿”扣万余元
在杭州一家大型IT外企工作的马云和朋友约定7月初到越南旅游。6月4日下午,他为自己和两个朋友共3个家庭,在手机上下载的“去哪儿”APP上,选好了越南的洲际芽庄酒店。
在下单过程中,马云发现“去哪儿”APP上有一个“限时取消”的选项。按照他的理解,“限时取消”意思是在某个时间点前取消不会有损失或损失很小。马先生5分钟后打算取消订单,手机页面原本显示他在线支付了12549.3元,订单一取消,立即出现“已确认退款总额为2384.37元”的提醒。也就是说,马先生仅仅在5分钟后,即被扣了1万多元的费用。
“我在按取消订单按钮时,‘去哪儿’页面只说会‘扣除部分房费’,根本没有提醒我要扣除这么多钱。这根本就是一个陷阱。”马先生气愤地说。
马先生随后另行下单,20分钟后手机短信提示下单失败,扣款全部退回。“我下单后5分钟取消,被扣了1万多元。再次下单,20分钟后才通知我订单失败。‘去哪儿’网如何让我相信这5分钟就下订单成功了?”马先生说,他十多次给“去哪儿”网打电话要求退款,对方的回复都是“无法退款”。
记者就此事致电“去哪儿”网服务人员,并就APP流程或者提示项目是否存在问题或告知不详,从而可能导致客户利益受损进行询问。网站工号为31714的服务人员回复称,他们APP的设计就是这样的,该订单也是按规则扣费的,没有办法处理。
记者后来获悉,马先生与洲际芽庄酒店交涉后,对方表示他们并没有扣款,需要中间方退款。然而,截至记者发稿时,马先生仍未收到“去哪儿”网的任何回应。
联通手机卡遭莫名过户
机主投诉14个月仍无果
一张联通卡被莫名过户,投诉了一年多也没有个结果,这让苗先生对鹤壁联通公司大为光火。
“手机号上还有200多元话费,我本人不在场,也没出示过任何证件,就这样被过户,太气人了。”6月14日,河南的苗先生气愤地告诉记者。
据苗先生讲述,当时为了方便办理业务,朋友送他一个没有最低消费,联通通话不收费,拨打移动每分钟9分钱的“8833”(后四位)号码,随后这个卡就过户在他名下。用了一年后他换了新号码,但觉得这个8833号比较实惠,所以又预存了200元话费,每月定期查询。2015年4月份再查询时却发现无法查了,随后去营业厅咨询,得知该号码3月份被过户到一个陌生人的名下。
“我去鹤壁联通营业厅咨询,当时的接待人员说这是联通渠道工作人员违规操作造成的,让回去等电话听候处理方案,但我至今给联通反映了无数次也没个处理结果。”
据苗先生讲,鹤壁联通客户投诉部负责人曾联系他,称这一事件属于联通公司的责任,提出补偿他一个3连号,当时他没同意,之后对方就不再联系他了。
今年3月底,在接到读者投诉后,大河报记者采访了鹤壁联通公司。该公司综合部的负责人称,只有现在用这张卡的户主才能查询通话记录,如今也无法核实当时过户的真实情况。如果当事人能找到办理过户卡的原始人,可以选择报警。对此苗先生称,他被过户的事实可以找来当年办理此事的联通员工与现在使用“8833”号码的当事人对质,过户也不会没有原件记录。鹤壁联通公司让通过法律程序解决,这是有意推诿。
6月14日,记者再度来到鹤壁联通公司,该公司综合部和客服部的三位负责人就此事再次给出解释。“8833”这张卡确实有过户行为,但没有补卡。由于时间长,苗先生被过户是通过渠道商,渠道商换了很多资料,现在也找不到了,当时被过户苗先生是否在场也无从知晓,没有办法还原事实真相。对于联通内部查询也有明文规定,没有执法权没办法查询。
该公司有关人士表示,联通公司的过户要求是双方本人持身份证原件才可办理。被过户一事不能说联通公司没有责任,但苗先生提的要求过高,一直没能达成协商意见。联通公司给出处理方案是给一个同等级的“AABB”号码,另外补偿200元话费。对于苗先生要求恢复自己使用过的“8833”户名,联通公司担心现在使用此号码的客户投诉,但苗先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回来。
对此赔偿方案苗先生不能接受。“我手机卡里本身就有200元话费,我想要回属于自己的8833,另外这一年联通公司给我个人造成的损失应该给予赔偿。”苗先生表示他会为此继续奔波。
因翻倍售卖未满5年自住房
链家遭立案调查
近日,有网友发现北京市首批自住房项目之一的金隅汇星苑,突然有房源在链家二手房网站上公开售卖。按照规定,自住房原则上拿到房产证5年内不允许上市交易。
目前,链家已撤掉了该房源信息。北京市住建委称,链家网站和相关门店因发布涉及金隅汇星苑自住房的违规交易信息,其负责人被市住建委约谈,并启动立案调查程序。
金隅汇星苑是北京市首个自住房项目。2013年,北京市首推自住房政策时,就严格规定了自住房主要是用来自住,而非普通商品房,取得房屋所有权证5年之内不允许转让,即使是5年以后转让,如有增值也要按届时同地段商品住房价格和该自住型商品住房购买差价的30%缴纳土地收益等价款。
据媒体报道,这套被挂在二手房网站的房子为66平方米,一室一厅,最初定价为2.2万元/平方米,总价约145.2万元。但刚交房两个月,这套房子就被挂到了中介网站上出售,报价是4.85万元/平方米,总价涨至320万元,猛涨一倍多。
链家方面对记者回应称,目前已经撤掉了房源信息,将遵照监管部门的要求,严格审查,杜绝事件再发生。
(以上消息摘自《扬子晚报》、《大河报》、《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