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物流业增速将继续放缓
未来将聚焦“高效、集约、连通、创新、协调和改革”六大战略重点
2016-06-21     □记者 梁倩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当前有利条件在聚集,经济运行中的积极信号在增多,物流业将处于转型升级和动能转换物关键时期。”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日前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海口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中国物流发展与形势分析会”上说,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在关键时期背景下,行业增速将继续保持趋稳放缓态势,但同时将稳步提升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

何黎明表示,目前物流业仍面临不少问题,主要是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能力不够矛盾交织;社会物流成本仍然较高和企业盈利能力低问题突出;物流基础设施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并存;物流需求增速放缓,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市场环境和诚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体制机制约束依然明显,制约物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有些迟迟不能出台,已出台的政策难以真正落地的众多问题,但近来,有利因素现好转。

其中一个重要有利因素就是,宏观经济预期向好。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全球经济结构性矛盾没有明显改观,发达经济体复苏进程缓慢,新兴经济体增长出现回落。一些国家在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中寻求政策平衡,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再工业化”战略引导资本回流,国际贸易增长乏力,深刻影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对我国外部发展环境带来深远影响。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

何黎明介绍,近期经济预期和价格有所回升。从先行指标看,3-5月份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均高于50%和53%,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4-5月份稳定在54%以上,社会对经济运行的积极评论明显增多,研究机构相继上调了经济增长预测值。从价格看,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指数、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最近三个月比年初均有明显回升,价格回暖是经济企稳的重要标志。

“市场需求、企业效益有所改善。”何黎明说,之前大幅下降的需求已有所好转。制造业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保持在50%以上,均高于去年同期,物流业新订单指数连续三个月回升。从企业效益看,前四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6.5%,重点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利润同比回升34.9%,重点物流企业很多实现了扭亏为盈。

以需求为例,随着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城乡之间单向物流现状正在改变,双向物流需求逐步释放出来,农村物流潜力巨大。另外,我国正在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和“自贸区”战略,加快“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发展,努力推进以我为主的全球化进程,构建东西贯通、南北通达、内外互联的商贸物流网络,西部和边疆地区将成为物流开放新高地,交通枢纽城市成为关键物流节点,物流通道沿线将催生更多的物流需求。

因此,何黎明认为,在经济环境新背景下的“十三五”时期,我国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将稳步提升。他预计,“十三五”期间,行业增速将继续保持趋稳放缓态势,物流业进入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的发展新阶段,逐步从追求速度规模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

何黎明说,未来物流业发展将聚焦“高效、集约、连通、创新、协调和改革”等六大战略重点。在高效方面,效率提升替代成本降低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产业发展的着力点。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装备设施,增强物流的自动化、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减少各种闲置、库存、冗余等浪费现象,通过效率提升降低产业链物流成本。

此外,他认为,要充分利用兼并重组、平台整合、联盟合作等多种方式,整合分散物流资源,促进市场优化配置,提高市场集中度和行业盈利水平。同时,实现设施连通、网络互通、信息畅通。要抓住多式联运发展机遇,推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货运的网络对接和业务衔接,充分利用多种运输方式,降低综合运输成本。要着眼实体网络平台和虚拟信息平台建设,促进网络共享、业务共享、信息共享。推行多式联运、甩挂运输、无车承运等多种运输组织方式,优化重点产业供应链。打造国内外物流大通道,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和兼并重组,提升国际物流服务能力,加快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