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银行业面临大“烤”
2016-06-28     □吴青 来源:经济参考报

英国投票决定离开欧盟,引发避险资产价格高涨,全球股市大跌。欧洲银行股也遭遇“血洗”,欧洲斯托克600银行股指数跌14.46%,巴克莱等许多大银行股价下跌30%,整个欧洲银行体系面临大“烤”。

但是,欧洲银行业的问题由来已久,英国退欧只是触发风险的导火索。对于整个欧洲银行业而言,转型的阵痛在所难免。

欧洲银行业首先面临着严重的系统性问题。德国的民间储蓄,被用于向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等国的政府和企业放贷。但这些国家都无力向德国储户偿还贷款,也无法让不断增长的债务持续展期。此外,这些国家私营部门坏账仍在攀升,例如意大利私营部门银行不良贷款率已经接近GDP的20%。这些问题的规模之大,无法修补,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系统性问题。从各大银行的股价来看,自雷曼危机起,欧洲银行业就已经在不断为生存挣扎。

其次,欧洲各大上市公司一季度财报,显示出银行业面临严峻的经营困境。欧洲银行业的惨淡,突出表现在利润规模的大幅下滑。近期各大银行财报中,瑞银集团、德意志银行和渣打银行利润下降情况最为引人关注。其中,瑞银一季度利润为7.41亿美元,相比2015年同期下降了64%;德银一季度净利润为2亿欧元,同期下降了58%;渣打银行一季度税前运营利润为5.89亿美元,同比下降了59%。汇丰和巴克莱银行情况也不容乐观。其中,汇丰银行一季度利润同比下降18%;巴克莱税前利润为7.93亿英镑,同比下降了25%。深究各大行收入下滑原因,宏观经济不景气、超低利率环境和年初资本市场动荡被视为三大元凶。

再次,欧洲的银行如今仍在购买更多本国国债。标普统计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今,西欧银行业持有的本国主权债已经翻了一倍,从3550亿英镑增加到如今的7910亿英镑,南欧银行业的国债敞口从2720亿英镑攀升至7220亿英镑,中欧和东欧银行业的主权债敞口也逐渐增加到了1480亿英镑。这可能导致所谓的“死亡循环”——当银行大量购买本国主权债,就会变得愈加依赖政府的良好表现;反过来,政府也会依赖银行的需求来出售国债。当任何一方的状况变糟时,后果对双方来说都是很可怕的。曾经重创希腊经济的“死亡循环”模式如今再度出现在欧洲金融市场。

最后,在个别地区如意大利,已经爆发银行业危机。2016年5月,欧洲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银行业危机再度率先爆发,银行股重挫,银行业整体资产损失超过50%。相较欧元区6%的均数,意大利银行业坏账率高达18%,整体坏账规模高达3600亿欧元,占该国GDP的五分之一,相当于欧洲银行业坏账总额的三分之一。居高不下的企业负债率,无法达成的不良出售,以及来自欧洲央行的僵化政策等,共同累积诱发了意大利银行业新危机,并与德国、瑞士等国的银行业一起,处在岌岌可危的阶段。

危机带来的是改变的契机。据了解,目前渣打集团已开始进行全球范围的重组,加快对主要业务进行必要的重新定位,收紧风险承受能力,降低、缓解风险集中程度,并重整架构,包括显著减少员工数目。同样深陷亏损泥潭的德银也已开始进行资产剥离,首先剥离了其零售银行分支德国邮政银行,并表示将削减投资银行资产,还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5万人。可以看到,裁员缩减成本,以及退出高风险行业和区域,正逐渐成为欧洲银行转型的共识。大规模业务调整、资产剥离、裁员等措施是否能挽回业绩下滑的颓势仍是未知数,但转型的阵痛无疑仍将继续。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