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薪酬的同时,扩大市场化选聘将成为下一步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获悉,国资委等相关部门正在积极酝酿政策,通过扩大试点的方式,逐步增加国企高管的市场化选聘比例。
记者从国资委了解到,《关于开展市场化选聘和管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试点工作的意见》已经由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并待中央审批后出台。下一步,国资委将在文件的基础上,在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国有独资、国有控股的一级企业(不含金融、文化等国有企业)中再选择3至5家开展试点。这意味着央企、国企的“一把手”或更多地从市场中产生,同时国企高管薪酬将与其选聘方式挂钩,即政府任命的由政府定价,市场选拔的由市场定价。
据了解,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就在积极探索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国有企业选人用人新机制。国资委成立以来,先后七次面向全球公开招聘中央企业高管,共为100多家企业招聘了138名高级经营管理者和高层次科研管理人才。但由于董事会还不完善,没有实现由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
为进一步推动国企改革,从2014年开始,国务院国资委在宝钢、新兴际华、中国节能、中国建材、国药集团等五家中央企业落实了董事会选聘和管理经营层成员的职权。(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