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会见证成长,但成长的结果取决于自身的天赋和努力。根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7月9日,嘉实增长基金成立13周年,这只基金的复权单位净值由成立时的1元增长到当前的超过13元,取得了超过1200%的净值增长率。数据同时显示,截至7月8日,嘉实增长成立以来年化回报为22.10%,在同期成立的12只同类产品中业绩排名领先。
公募“教父”成就业绩传奇
13年前的7月,嘉实基金发生了两件事。一是嘉实增长基金成立。新基金成立在今天看来是小事一桩,在当时却是基金公司盛事;二是邵健加盟。新人入职在当时看来寻常不过,如今看来这位当时的“新人”已成为公募基金投资界大佬,嘉实投研体系中的领军人。
转投嘉实基金之前,邵健在国泰君安做了5年多行业研究。在加盟嘉实一年后,邵健接管嘉实增长基金,从此开启了十多年的基金经理之旅。Wind数据显示,从2004年4月至2015年7月,邵健管理嘉实增长基金超过11年,任职回报率为768.11%,任职年化回报率为21.16%,在22只同类同期可比基金中排名领先。
通过数据统计,自2004年至2015年,嘉实增长基金经历的12个完整自然年中,有10个年度实现正收益,而上证指数仅有6个年度涨幅为正。嘉实增长基金2006年和2007年收益率都超过100%,2009年和2015年收益率都超过60%,2004年、2010年、2013年和2014年收益率都超过14%。
担任嘉实增长基金经理超过11年,邵健创造了国内公募基金行业任职期间管理单只基金年限的纪录,并在2015年初使嘉实增长复权净值突破10元,成为中国公募基金历史上第二只复权净值破10元的基金。
成长投资捕捉10倍牛股
嘉实增长基金的投资目标主要为具有高速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这在十多年前更看重价值型投资的公募基金领域并不多见,却与邵健的投资理念不谋而合。“大行业中的小巨人”,这是嘉实增长基金季报和年报中经常出现的语句。坚持成长投资理念,寻找细分行业龙头或大行业中的小型潜力公司,是邵健对成长投资的独到见解。
翻阅嘉实增长基金年报不难发现,医药生物行业长期以来是该基金重仓持有的行业。但邵健曾表示,其并非看好整个医药生物制品行业,而是看好其中两个细分行业:一是早期原料药行业,二是品牌中药企业。对于为何看好品牌中药企业,邵健道出其中逻辑:品牌中药企业随着市场的开拓、新产品的推出、适应症的增加及定价能力的体现,有希望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10%至25%的增长,给投资者带来良好的回报。
已成为品牌中药明星企业的云南白药,正是邵健寻找“大行业中的小巨人”投资成果的展现。从2004年到2011年,云南白药连续8年出现在嘉实增长年报公告的持股清单中,并多次位列十大重仓股。根据公告和Wind数据保守测算,自2004年6月底至2011年底嘉实增长基金持有云南白药期间,该股复权涨幅超过1200%。
医药、消费和信息技术这些受益于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行业一直是嘉实增长重仓持有的行业,类似云南白药这种细分行业的10倍龙头股在该基金其他持有的重仓行业中并不鲜见。
风格传承投资业绩延续
作为嘉实基金副总经理,邵健的另一层身份是嘉实股票投资体系CIO(首席投资官)。他在团队内部交流时曾不止一次强调:“基金经理70%-80%的时间是在做研究,真正的投资决策包括交易,20%-30%的时间就够了”,这也形成了嘉实基金独特的“研究驱动投资业绩”的投研文化。
邵健曾有一个关于成长投资的经典论断:成长股就是能在未来看到一倍市盈率的股票。在嘉实内部,受邵健影响的基金经理和研究员不在少数。2015年度五年期开放式混合型持续优胜金牛基金——嘉实成长收益基金经理邵秋涛,今年上半年股票基金业绩冠军——嘉实环保低碳基金经理李化松,接管嘉实增长的两位基金经理董理和刘美玲等等,都在不断继承和深化邵健的成长投资理念。
同时作为嘉实股票投研体系成长策略组组长,邵秋涛早已脱离了企业静态估值的束缚。在他看来,静态估值具有参考性,但更应以动态的眼光来做判断。如果上市公司处于一个规模爆发增长的拐点期,或者处于未来大并购会让公司发生很大的变化时,它的静态估值将会达到40、50倍甚至更高。
尽管卸任嘉实增长基金经理已一年,邵健要对公司整体投资研究负责,但几乎每个交易日他都会关注这只基金的表现。嘉实增长现任基金经理董理和刘美玲延续了成长投资风格,在去年股市大幅调整的行情中对成长股选择上也着重考虑了安全边际,不过,努力发掘具备巨大成长空间与较高估值吸引力的细分行业和龙头个股仍是他们的首要策略。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嘉实增长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优异,业绩排名483只同类产品前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