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软件外包为主到“去外包化”
润和软件:跨越发展 志在“国际一流”
2016-08-19     □记者 吴永 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17日,总部位于江苏南京的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润和软件”,股票代码“300339”)发布的2016年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60亿元,同比增长19.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00万元,同比增长80.99%,继续保持着高增长的发展态势。《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深入润和软件调研发现,这家具有全球交付能力的国内领先的软件整体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近年来立足结构调整谋求转型发展,从一家以软件外包为主的传统IT服务企业蜕变为以金融信息化业务为主的软件服务业翘楚,从行业的跟随者成长为行业的领军者,实现了惊人的裂变。

居安思危谋转型壮士断腕求发展

提起润和软件,业内人士的印象恐怕还停留在智能供应链管理软件、智能电网信息化软件、智能终端嵌入式软件等领域,属于典型的传统IT外包企业。而事实上,以软件外包起家的润和软件目前已经初步实现了“去外包化”,而这一切都得益于较早启动的“调结构转方式”。

润和软件董事长周红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公司2006年成立时从传统的软件外包业务做起,到2010年时销售额已经做到了几亿元,客户遍布日本、欧美等地区,不少板块的业务在国内数一数二,荣膺国家软件重点规划布局企业和江苏省软件外包龙头老大,日子过得十分惬意。但在周红卫看来,当时的润和软件虽然发展很好但仍处于国际软件产业价值链中的低端,如果始终停留在做“人头外包”的层次迟早会被客户抛弃,必须跳出软件外包业“卖人头扩规模”的窠臼,通过软件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人均附加值。

鉴于此,润和软件居安思危,在充分市场调研与多方论证的基础上,于2010年较早确立了以“两个调整”为核心的“去外包化”的战略转型思路,积极应对产业环境发生的变革。一方面,从原有的传统软件外包业逐步调整为以金融信息化业务为主,通过资本运作收购国内成熟的金融IT企业,快速形成自己的金融服务业综合实力,向商业银行提供全面的创新的银行应用产品及解决方案服务以及专业的第三方系统测试服务。另一方面,明确了沿产业价值链持续向上移动的基本策略,加快软件服务整个产业链一揽子解决方案的研发、设计、运维等体系化人才和技术储备,将原有的智能终端嵌入式软件、智能电网、智能流通升级,占领软件产业链服务高端,提升全产业链价值。

结构调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非常艰难。尤其对软件业而言,从国际分工的产业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涉及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文化等各个方面,会牺牲很多人、很多部门的利益。采访中,周红卫用“痛苦甚至惨烈”来形容润和软件的转型过程。据介绍,润和软件曾经一度业务过于分散,有的业务板块长期处于负增长局面。为此,公司从2010年到2013年先后撤销了行业事业部、企业事业部、战略销售部,关闭了北京、武汉、杭州等地的分公司,退出了香港SRS2公司的控股。

周红卫说:“有时想到一些板块的负责人都是多年一起摸爬滚打过、拼搏过的兄弟,真的不忍心清理与裁减他们。但是想到结构不调整、企业不升级最后只有死路一条,我们又不得不清理那些战线过长、过于分散、不见成效的业务板块。”让周红卫十分难过的是,在业务板块裁减过程中,部分高管思想转不过来,不愿留下来在新的业务架构中继续拼搏,带着一批人离开公司继续去做原来的外包业务。

资本力量促并购聚焦金融见成效

对润和软件而言,聚焦金融信息化是其近年来结构调整、战略发展的重中之重。特别是2012年7月18日登陆资本年市场后,作为江苏本土第一个上市的软件公司,润和软件借助资本的力量在并购金融信息化优秀企业方面频频发力,逐步完善产业链布局,受到了业内高度关注。

2014年,润和软件成功并购了在国内金融测试领域居领先地位的北京捷科智诚科技有限公司,迈出了公司向金融信息化市场转型升级的重要一步。2015年又完成了北京联创智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菲耐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优秀金融信息化服务公司的并购,初步完成了金融信息化业务在全国的战略布局,在金融业务细分市场中拥有了银行信息化、保险信息化的整体解决方案及产品提供能力。

与传统金融信息化服务商不同,润和软件背负的包袱较少,可以更加注重对IT新技术的投入,一开始就可以打造轻量化产品和服务。业内人士指出,润和软件已成为国内名列前茅的金融核心业务服务商,其金融测试能力在国内首屈一指。

目前,润和软件金融IT客户覆盖广泛,与银行、保险、非银金融企业均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财报显示,仅2015年,润和软件金融信息化服务业务就实现营业收入46227.41万元,同比大增280.98%。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润和软件还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成为后者第一家行业专有云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将深度整合各自优势,着力解决金融行业客户的痛点,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一站式”金融信息化解决方案,用实际行动推动从“技术是银行的保障”到“技术引领银行的发展”的转变。

十年磨剑“无人知”一朝出鞘“天下闻”

成立于2006年的润和软件,十年磨一剑,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超越对手、超越自己,实现了惊人的跨越发展。财报显示,润和软件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12858.40万元,同比增长53.92%;利润总额为22174.5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1.66%。而据润和软件董事长周红卫介绍,与2012年7月登陆资本市场前相比,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了8倍,利润也增长了5倍,员工则从不到千人发展到5500人,从曾经的默默无闻成长为国内一流的软件服务企业。

而这一切显然与其较早启动的“调结构转方式”不无关系,结构调整得较早、较好使得润和软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竞争优势。通过结构调整,润和软件在金融IT、智能电网、供应链等诸多领域实现了深度行业知识积累,在东京、新加坡、美国等全球技术研发制高点上设立子公司的基础上构建了分布式的全球化资源整合体系,建立了基于全流程的一体化研发管理体系,拥有了定制化的高端客户服务能力,成功站在了产业价值链的顶端。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润和软件重点强化了基础软件产品研发和平台结构的搭建,致力于对目标产业的关键技术与知识进行前瞻性的探索与储备,以此来持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仅2015年,公司研发经费高达6260.22万元,主要用于专业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的研发,占当期营收的比重竟高达11.18%。据不完全统计,润和软件近几年组织实施各类科研和产业化项目71个,新产品开发超过200项,拥有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71个,荣登国内软件行业龙头地位。

眼下,不甘于“国内一流”的润和软件,又朝着“国际一流的软件服务商”转型发展。这一次,润和软件未雨绸缪将DT(数据处理技术)、互联网作为公司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力争将公司多年积累的线下业务的专业化优势,与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深度结合,逐步推出面向行业客户的互联网业务应用服务平台。为此,润和软件近年来积极投资参股了“上海云角”、“博纳讯动”等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核心技术能力的科技公司,并与他们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