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资产荒需从供给侧发力
2016-09-01     □吴黎华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从债券收益率的持续下行、新股市场的火爆到A股市场近期一系列举牌事件的发生,种种迹象显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各类低风险类资产正在受到资金的疯狂追逐,“低风险资产荒”愈演愈烈,实际是出于对经济前景的担忧,投资者对于风险偏好保持低位,而当前市场又未能够提供足够的资产与投资渠道。要想破解这一资产荒,只有通过供给侧改革,消除中长期经济风险,提供更多的具有稳定回报的资产。

种种迹象显示,近一段时间以来A股市场的举牌可谓风起云涌。万科A、廊坊发展、金融街等一批估值较低、具有高股息率或者拥有高派现能力的上市公司纷纷成为了保险资金的追逐对象。另一方面,风险相对较低的债券类资产也受到热烈追捧。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债券市场发行总量达到了21.41万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9倍。8月19日,财政部招标发行的30年期国债中标利率3.27%,创出2003年以来新低。信用债方面,前7个月发行量已达8.56万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3倍。而在新股发行市场,中签率则一路下行,网上发行中签率已降至万分之二左右。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债券收益率的下行,往往会伴随着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或者宽松预期的加码。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央行的货币政策从今年3月以后便趋于稳定,并没有进一步的总量宽松;大部分投资者也没有预期央行会在近期降息或降准。央行数据显示,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87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减少2632亿元,为2014年7月以来单月增量新低。另外,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增加4550亿元,创2014年7月以来新低。M2增速降至10.2%,而预期是11.0%。也就是说,中国当前愈演愈烈的“低风险资产荒”,是在总量流动性没有进一步宽松的环境下出现的。

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来源于企业和居民对于未来经济信心不足。2015年以来,M1增速从2.9%攀升至今年7月的25.4%,M2增速则转为下滑,导致M1与M2增速剪刀差持续扩大并突破历史高位。企业存款升贷款降,存款活期化,主要源于实体投资利润低迷,企业投资意愿萎靡。另一方面,在当前居民投资渠道仍然较为狭窄的情况下,存款利率和银行理财收益率一路下滑,股票市场低迷,普通居民也只能通过加杠杆买房来配置资产。居民财富配置的“再地产化”,使得大量资金通过房地产市场流向了企业部门,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资产荒。

从这一“低风险资产荒”产生的背景来看,要想破解这一问题,只有通过供给侧改革。一方面,从整个经济的角度来看,只有通过供给侧改革,政府放松管制,提升市场效率,才能化解过剩产能,优化经济结构,从中长期消除中国经济中不确定性的风险,提升企业和投资者的信心。另一方面,只有通过供给侧改革,清除竞争性领域的僵尸企业,鼓励在实体中进行创新,让更多的优质资产进入市场,从而增加资产的供应,降低资产价格。笔者认为,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真正使民间资本进入原先国有企业垄断的领域,稳步发展混合所有制,就有可能提升企业的投资意愿。与此同时,其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并购重组,也能够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的产品。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