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信用社会任重道远
2016-09-02     □赵晶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这是一个需要在生活中时刻保持谨慎态度的时代。本周,关于电信诈骗的新闻持续发酵,清华一位教师被骗了1760万元,另一位IT男差点上当受骗,把经历写出来后众人惊呼“这个坑好难躲”。

在此之前,山东连续出现了两起大学生被诈骗学费后猝死的事情。对于已经抓获的电信诈骗嫌疑人,尽管被某些媒体冠以同样是底层的“动人”标签,但不可否认的是,生活在底层的人非常多,更多的人在有尊严有底线地生活着。没底线的是诈骗者,是信息贩卖者,这一态势如果不加以遏制,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将沦为泡影,每个人都岌岌可危。

事态并未随诈骗嫌疑人落网而平静,相反,各地相继曝出的信用卡被盗刷、网银被盗转、手机丢失后被勒索等消息此起彼伏。每个人都在自学“手机丢了怎么办”、“网银被盗怎么最快挂失”等生活常识,动辄被泄露的个人信息成了骗子们的助手。清华被骗了千万元的教授,被骗走的是刚刚收到的卖房款,骗子正是根据他的卖房信息轻易获得了他的信任。

又怎么能不信任呢,一个IT男亲历了一次骗局后写了长长的帖子回顾心路历程,还好他有着网络防骗的基本常识,也还年轻反应快,但即便如此也差点上当。他再三提醒网友,不要告诉任何人验证码,这是最后一道防线。

在信用社会建立的同时,打造信用社会的根本应该是监管部门有信用。而现在,大量的公民信息从本不应该泄露的监管部门处泄露。山东猝死的大学生刚申请了助学金就被骗子以申请助学金的由头骗掉了学费,这么巧合的事情不得不让人多问一个为什么?难道又是嚣张的“临时工”?

我们一直在谈打造信用中国,但最难的恰恰是打造过程中信息的共享和保密,这也是之前信用平台建立中遇到的难点。除了个人信贷等涉及银行的信息之外,一个公民还有许多其他的信息需要保密,小到求医问药时候的病历大到买卖房产时候的交易内容,这些在信用平台面前几乎是透明的。这也是将大数据应用到实际的社会管理中的一个步骤,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国家部门高度重视,不法分子也在高度重视如何破解。会有大量的利益出现在平台运营的每一个终端工作者身边,如何通过体制机制的建设来保护这个平台,光靠出现一起处理一起显然是不够的,更何况现在的信息贩卖业已经猖獗到明码标价的程度了。

很多人将大学生猝死归咎于电信部门不作为,但更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其他部门此刻还在沉默。

公民的任何个人信息除了对相关管理部门公开外,不应该有其他泄露的途径,这是这个社会得以和谐发展的基础。当这一信任基础被无数的诈骗者打破之后,整个社会会陷入怀疑一切的氛围中去,多起扶老人被判赔偿的案例使得很多人不敢轻易释放善意,而信息泄露则可能让很多人失去了对政府职能部门的最基本信任。这与建立信用中国的初衷完全是背道而驰的,看似小恶的贩卖个人信息,实则动摇了整个和谐社会的基石。

因此,必须再次呼吁,为打造信用中国,应该从立法层面上加大对信息泄露者的惩处力度。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