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海外并购需全方位提升“内功”
2016-11-02     □孙韶华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日,中企海外并购遇阻的消息频频传来。据报道,中国化工收购瑞士先正达的项目遇阻,先正达方面表示,欧盟监管机构或将审批延期至明年年初进行,这起涉约430亿美元的并购案是有史以来最大金额的海外并购案。此外,一周之内,两个中资并购德国企业的案例也先后被德国政府叫停。海外并购涉及诸多环节和利益方,本身风险就高,出现不确定性是正常的,不过,在当前背景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各种风险更加凸显,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今年以来,在“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等机遇的带动下,中企海外并购增势迅猛,尤其是单个金额超10亿美元的大手笔并购显著增多。商务部数据显示,1至9月,中国企业共实施海外并购项目521个,实际交易金额674.4亿美元,涉及67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个行业大类, 已经超过2015年全年544.4亿美元的并购金额。另据普华永道统计,在前三季度的中资企业海外并购中,单笔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大额交易超过30宗。

大额并购的增多说明中国企业实力有所提升,但是,因为涉及当地战略性资源或者大型企业,这也意味着更严格复杂的审批流程和更有挑战的融资,而且,一旦失败还将付出高额的成本,因此风险将更大。

这仅是中企出海遇到的诸多风险中的一个层面。不可否认,近年来中资企业的海外并购被贴上政治化标签的案例屡见不鲜,也成为海外投资的最大外部风险。此外,并购地区的市场风险、社会风险、经营管理风险等都属于高发风险。而社会责任问题、环境问题、合规反腐问题等“非传统风险”也越来越凸显,不少中国企业因此屡屡受创,需要非常警惕。

海外并购遇阻的风险部分来自中国企业自身。例如,缺乏对国际经济形势和目的国的深入了解,没有形成完整的国家化经营意识,缺少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缺少和经济合作对象以外的各方(议会、工会、媒体、社区等)沟通的习惯,也缺少公共外交的自觉和经验,等等。

毋庸置疑,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以及行业布局的日益多元化,背后显示出中国企业日渐走向成熟,心态也逐渐从抄底转变为追求战略和长期价值投资。不过,相比发达国家的投资者,无论是经验还是实力,中国企业尚处在相对初级的阶段。(下转第三版)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