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网
Review
书评
2016-11-18 来源:经济参考报

“算法”助推新经济

□林颐

1989年,“深蓝”战胜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初步展现人工智能的潜力。2016年初韩国围棋手李世石败于“阿尔法”,人工智能强大的计算能力已无法质疑。正如美国科技作家卢克·多梅尔所述,一个《算法时代》悄然来临。

卢克·多梅尔为该书起了一个副标题:新经济的新引擎。观点已然鲜明。全书四章,首章为重点,论述“算法”对新经济的推动作用。“在算法时代,身份识别蕴藏无限商机。”作者认为,跨网站与服务器追踪用户能力推动网络数据分析公司蓬勃发展。作者对这类企业展开长期跟踪调查,分析这些公司的成功经验,对国内创业者是很好借鉴。

近几年国内互联网的发展壮大,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大数据分析能力。经济学人袁星《2015年“双十一”国内消费行为研究报告》,从购物类型占比分析、促销方式占比分析、网购满意度对比分析等若干角度,深入研究了国内消费行为。这份有价值的读物为多数电商的未来走向提供了参考。依据各类平台积累下的海量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将在指导投资、创造机遇,实现信息个性化定制,加强用户参与感和黏合度等方面,获得重要数据支持。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说,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创造未来。大数据战略显然对互联网乃至整个新经济的发展和提升不可或缺。现实告诉我们,忽略大数据,会被时代遗弃。

面对大数据应用如火如荼,笔者不无隐忧:一味追求大数据,真对人类生活一定是幸事?毕竟,科技始终只是“物”,可以为生活提供建议,却始终不可能代替生活。对此,多梅尔也有相当论述。“理性的算法与浪漫的爱情”一章,读之颇多风趣。男女固然可以通过相亲网站速配凑对,然而真正的恋爱、同居、结婚,还要两个有血有肉有性情有脾气的人相互磨合。多梅尔甚至想象了未来人类与机器人恋爱的可能,不过,再先进的算法也无法赐你真爱,恋爱还要真人上阵吧。“算法与人类执法者的较量”章节内容也有商榷之处。美国电视剧《疑犯追踪》桥段渐成现实,预先删选嫌疑犯虽可减少大量警力投入,但是,万一呢?万一计算机的刻板判断出错,或者人为锁错对象,结果不敢想象。美国经济学者弗兰克·帕斯奎尔曾经指出,大数据可能让人类社会变成一个控制金钱和信息的“黑箱社会”。打破黑箱,需要保持信息透明度,以防这些信息掌控在少数利益集团手中。

作者还是一个纪录片导演,本书除旁征博引大量前沿经济类书籍外,还融汇不少经典影视情节。书的最后一章,特别提供了科学算法对艺术创作作用的内容,影视工作者可以从中获得有用信息。

开启现代企业发展航程

□赵青新

这是一部商业史。当日本作家浅田实研究东印度公司历史时,注意到其对现代商业社会的影响,因此有了这本书的副标题:巨额商业资本之兴衰。

谈论东印度公司,首先要走进“哥伦布大交换”的历史背景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欧洲对“东方”的长久觊觎有了实现的可能。东印度公司就是其中最大的一艘商业巨轮。

东印度公司构建了全球性商业贸易网络。16世纪,葡萄牙人从印度洋地区香料贸易中占领大块份额,资本的现代历史伴随荷兰与葡萄牙、西班牙的贸易斗争悄然展开。17世纪,随着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及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业务拓展,荷兰和英国在众多东印度公司中得以执牛耳。

浅田实高度评价荷兰东印度公司有限责任制的现代化意义,称之为“世界最早的股份公司”。其权力架构是从能够代表全国所有地区的六个当地董事会中选出60名成员的代表大会,而不是将权力集中于一个当权者。

创立初期,英国东印度公司采取“单次航海”与“合资”的企业制度,不管收益如何,每航海一次清算一次,该体制显然不具备持久稳定的发展力量。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公司获得王室认可,开始腾飞。投资额与利益一并分配的方式被撤销,由将盈利分配给股东的合理分配形式取而代之。皇家特许状制度则保障了公司的垄断地位和特权。

荷、英东印度公司均有着浓厚的官方色彩,虽与今天的跨国企业有很大不同,却开启了现代企业发展的航程。股份制是了不起的发明;利用股票的市场流通筹款,是比较安全的融资方式。游资得以涉足信贷业务,信用成为商业最重要的内核。英国东印度公司代表一种企业精神的创建,他们确信,企业的长远发展更有利于股东利益,因此要避免短视行为,营造更加有效的社会环境包括能产生适当激励的制度,英国在近代工业革命中的蓬勃兴起具有绵长的后劲。反观葡、西的衰落,竭泽而渔,只知挥霍,盲目消费,不事生产,当然就错过了历史赠予的最佳时机。

本书提供了很多历史教训。比如,泡沫投机、炒作股价。1721年南海公司的崩盘几乎葬送了整个初生的英国金融业。东印度公司幸免于难,不是因为公司运营良好,而是倚赖于政府的保护政策。这显然不符合经济运行规律,隐患不及时消除的结果就是病情越来越重,东印度公司的嚣张跋扈最终导致了印度大起义和各方的不满,其消亡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国家扶持重点企业,企业回报经济效益,这两者如何形成良性循环?经济活动并非零和博弈,建设一个由自由准入、竞争和不受约束的创新构成的自由市场环境,这才是真正长远的商业策略。东印度公司的历史说明了这个道理。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无标题文档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