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网
梧州:百年商埠“向东行”
2016-12-07 来源:经济参考报
梧州全貌 何华文 摄
秀丽梧州城 何华文 摄
西江黄金水道 何华文 摄

一千多年前,苏东坡泛舟西江,望鸳江春泛,一清一浊,一婉约一豪放,遂留下千古名句:“我爱清流频击楫,鸳鸯秀水世无双。”苏子笔下的“无双”,就是秀美梧州的生动写照。

梧州,一座有着4100多年文明史、2100多年建城史的岭南古城,生态环境优美,山水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近年来,梧州依靠毗邻珠三角的区位优势,大力实施“东向”战略,抓住东部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着力建设“绿城水都”,振兴“百年商埠”,呈现出既保持优美的生态环境,又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文化底蕴深厚

承东启西区位独特

4100多年前,“舜帝南巡,崩于苍梧”,苍梧就是今天的梧州。公元前183年,汉赵光建立苍梧王城,为梧州建城之始。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梧州为岭南首府,成为古代岭南地区和珠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宪宗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在梧州设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总督府——两广总督府。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梧州通商开埠,开放对外贸易,从此成为百年商埠。英美葡法等国的商人纷纷在梧州开设洋行,梧州成为西江流域腹地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梧州有广西第一家工厂、第一家银行、第一家自来水厂、第一家电影院、第一所西式医院、第一辆公共汽车。光绪三十四年至“民国”二十年间,梧州关进出货物占整个广西八成以上。

梧州是古代海陆丝绸之路交汇的商埠重镇,自古以来便被称作“三江总汇”、“两广咽喉”。这里与粤港澳山水相连,语言相通,习俗相近,人文相亲。千里西江源发云贵,经梧州与珠三角相连,横贯东西,通江达海。这条黄金水道,使梧州士商萃集,百货入出,铸就了商业百年的辉煌,成为古代海上丝路的重要节点城市。蜚声海内外的六堡茶,就是通过这条黄金水道,漂洋过海,到达东南亚地区,成为当地华人旅居生活中慰藉乡愁的极佳品茗。

岭南文化在梧州发祥,儒、道、释文化在梧州交相辉映,梧州素来都是人文鼎盛之地、文章节义之邦。明代民族英雄袁崇焕的祖籍在梧州,宋之问、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结、李商隐等都曾以诗词吟咏过梧州。孙中山曾三次驻扎梧州策动北伐战争,周恩来曾来梧州开展革命运动,马君武在梧州创办了广西第一所大学,共和国首任副主席李济深从梧州走上革命道路。新派武侠小说鼻祖梁羽生的故里就在梧州蒙山县。

梧州现存全国最完好、规模最大的骑楼建筑群,就是岭南文化和梧州商业文明曾经辉煌的见证。这里还有岭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龙母庙、岭南现代第一大寺──四恩寺、全国最早的孙中山纪念堂等名胜;有舜帝遗迹、越王藏剑、苏子击楫、宋币聚金、中和名窑、太平天国封王建制等古迹,处处蕴藏着丰厚的人文遗韵。

如今,梧州是“三圈一带”(珠三角经济圈、泛北部湾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和西江经济带)的交汇节点,也是中国西部大开发12省(区、市)中最靠近粤港澳的城市。

记者从梧州市交通局了解到,2009年国家将梧州定位为国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10条高速公路、5条铁路、1条西江黄金水道、1个航空港和1条“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将在境内交汇。梧州口岸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全国28个主要内河港口城市之一,3000吨级船舶可直达粤港澳。2014年南广高铁建成通车,梧州融入广州1小时经济圈和南宁2小时经济圈,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已初步成型。

物华天宝之地

生态宜居之乡

俯瞰梧州地图,她就像镶嵌在北回归线上的一颗明珠,形似腾跃化龙的鲤鱼,又如一片舒展开来的树叶。襟江带湖,物华天宝,“三江连五省,总汇在梧州”。桂江、浔江、西江贯穿全市,汇集了广西河流85%以上的水量。

梧州境内已探明金属矿资源有稀土、铅、锌、钛等12种,非金属矿产有花岗岩、重晶石、石英石、高岭土等24种,盛产与“印度红”、“巴西红”齐名的花岗岩“岑溪红”,是“中国花岗岩之都”。新发现的梧州万年野生水稻属国家二级珍稀保护植物,堪称植物中的“大熊猫”。梧州还是闻名世界的“六堡茶之乡”、全国“三黄鸡之乡”、“八角之乡”、“肉桂之乡”和“砂糖橘之乡”。

似乎上天格外垂爱,梧州市良好的宜业、宜居、宜游的生态环境让人艳羡不已。梧州市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当地江河水质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以上标准,水质达标率为100%;森林覆盖率为75.85%,为广西首个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连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以上;全市百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1/10万,远超国家标准,拥有蒙山县、岑溪市两个“中国长寿之乡”。

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四季宜人的梧州,山在城中,城被水抱,处处都似浓淡相宜的水墨画。水润梧州,成就了物产富饶的鱼米之乡,也成就了名扬四海的美食天堂,六堡茶、龟苓膏、纸包鸡、腊肠等传承百年的美食,如今仍然活色生香,撩动着人们舌尖上的味蕾。

尝不尽的岭南特产,听不厌的粤韵清音,梧州之美充满洁净精微的泱然大气。 难怪,外地人做客梧州都会发出感慨,“吃在梧州享口福,游在梧州饱眼福,住在梧州全家福”。

(下转第六版)

梧州赋

□周陆奇

西江澎湃东去,如奔腾之巨龙,群峰逶迤北至,似飘动之玉带。此地集九嶷之灵气,滋润于桂浔之交汇。总纳三江,遥连南海,关河锁钥,兵家重隘。其史悠悠,渊源永载;其迹煌煌,惠后万代。美哉梧州,吾居所在,伟哉梧州,吾之所爱。舞之歌之赋之,抒发心中感慨。

梧州历史,源远流长。百越之地,岭外炎荒。古属南交之宅,仓吾远古之乡。交趾治所,辖岭南广域;苍梧设郡,地扩粤湘。王城赵光所建,州名始自李唐。三总府曾驻地百年,总督两广;建立民国设市直辖,百变玄黄。嗟之哉!古郡皆成陈迹,人间正道沧桑。

梧州故地,圣贤之乡。朝代更迭,屡出忠良。耀今灿古,日月同光。舜帝南巡,传农耕于骆越;中原文化,渐开智于蛮荒。汉之三陈,经学翘楚;士燮伯仲,交趾栋梁。牟子才高,《理惑论》自成一体;冯京聪颖,三元及第海内名扬。吴廷举创东湖书院,惠泽桑梓;袁崇焕抗清屈死,浩气流芳。苏元春抗法有功,边防稳固;关冕钧为官勉力,筑路兴邦。至若民国以降,革命洪流,浩浩荡荡,英豪俊彦,四海鹰扬。重民族大义,李济深终生爱国;为抗击日寇,陈济桓殉国身亡。梁羽生落笔生花,为武侠小说开山鼻祖;陈漫远山城求学,举燎原火种饱受风霜。大革命中,戴锡禄、林培斌多位志士慷慨赴义;战场喋血,谢鼎新、李振亚等英烈毅魄焕光。旅梧人物,不可胜数,影响深远,青史留香。苏东坡两到梧州,“苏山”记迹;解缙吟“梧州八景”,耳熟能详。为北伐奔忙,孙中山三莅梧州;下榻大同酒店,周恩来宣革命主张。多乎哉!名人为名城增辉,梧州四海名扬!

梧州形胜,水秀山灵。古八景仍留遗韵,新景点更露峥嵘。纪温媪之良慈,龙母庙游人如织;传人心之大爱,四恩寺客至虔诚。登云峰亭,纵观一城美景;临珠山顶,博览历史文明。逰钱鉴公园,识古城金融业之兴盛;浴鸳鸯秀水,觅海上丝绸之路行踪。骑楼城见证沧桑岁月,河堤月漫送美好温馨。苍海湖涟漪千层,激荡人心物语;登允昇炳蔚二塔,令人发古幽情。石表山魅力无穷,钟灵毓秀;大爽河漂流惬意,乍喜还惊。盘古庙以岑溪为古,探史迹当蒙山县城。李济深故居仰哲人风采,四王亭怀古叹壮烈人生。嗟乎哉!睹景抚今追昔,真个感慨莫名!

梧州风物,特色鲜明。六堡茶蜚声海外,三黄鸡食客垂青。大红八角肉厚味纯,人造宝石剔透晶莹。神冠蛋白肠衣鳌头独占,沙头迟熟荔枝喜进京城。田七牙膏销售畅旺,龟苓膏特受港澳欢迎。大快朵颐,纸包鸡香味独特;滴珠蜜味,冰泉豆浆久享盛名。香气诱人,龙舟腊味席上珍品;养生滋补,岑溪桂圆质量上乘。赞乎哉!梧州特产,发展日盛,未艾方兴。

六十余年春风夏雨,三十多载坎坷征程,且看梧州今日,颜容焕然一新。长洲枢纽工程,调水利民,点亮万家灯火;长堤面江矗立,坚如磐石,笑看浊浪奔腾。高铁远达,道路纵横,机场兴建,九桥通津。粤桂试验区,蓝图初绘;大众齐创业,励志图新。林茂果丰,广阔农村生财有道;流通服务,城镇百业应运而生。值海晏河清之日,盛世升平之时,月朗风清之际,人皆喜游公园,登高阁,聚亭台,寻欢娱。或谈天说地,或逗乐弄孙,或烹茶听曲,或结伴徐行。岑溪牛娘喜剧风趣,藤县狮王技艺惊人,东安诗赛农伯畅咏,下俚古调重振清音。广场舞醉了大妈大叔,时代曲甜了青春恋人。喜乎哉!倡和谐兮万民团结安乐,谋发展兮康庄大道同奔!

诗曰:

古郡越千年,梧州换新天。

明珠光万丈,民生福延绵。

(本期稿件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记者张周来、何伟、钟泉盛采写)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无标题文档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