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
微观点
2017-02-16 来源:经济参考报

胡迟:

去年以来大力推进的去产能、调结构、产业转型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减少了无效供给,这都将支持实体经济增长。加大力度调整结构、保民生、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依然是当前宏观经济基本面的需求。 李佐军:

在经济下行和经济转型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面临破产的金融企业和实体经济僵尸企业。从稳增长和控风险计,部分地方政府很可能对这些企业采取输血、转嫁和救助措施。短期看可达到稳增长和控风险效果,但长期看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会导致更多企业冒风险,加剧经济泡沫。

曾刚:

农村互联网金融本应发挥互联网优势、降低信息和运营成本,发挥农村普惠金融作用,但过去农村一直是伪互联网金融的重灾区。今年做出的一个重要调整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服务,把过去粗略的互联网金融概念具体到技术对农村金融的促进作用上。

郑风田:

在打造农业发展新业态发展过程中,要重点打造和培养一大批新型人才,培养和扶持一批乡村工匠。如何营造良好的氛围,吸引各类人才下乡,成为“新农人”,需要真金白银。“新农人”包括投资农业的企业家、返乡务农的农民工、基层创业的大学生、农村内部的带头人等。要营造农业创业和就业的良好环境,引导和鼓励他们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杨成长:

一个健康的房地产市场,其需求和供给在经过市场的调节之后应该是平衡的,但中国市场的问题在于,供给侧并不完全市场化。要实现健康的市场发展,核心就两个方面:其一,通过长效的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土地供应量的市场化;其二,通过税收制度改革降低中心城区房屋的金融属性。

潘向东:

既要实现“去杠杆”和“防风险”,又不能出现针对实体经济的货币收紧,这就决定了在货币政策操作上需要“有的放矢”:既保持实体融资环境的相对宽松,又需要达到对“自娱自乐”金融市场资金的相对收紧,从而实现“去杠杆”化解风险和资金的脱虚就实。

蔡恩泽:

在各路资本押宝共享单车的情势下,2017年或将迎来淘汰赛。在未来的角逐中,强有力的资本支持、技术创新、运营能力都是制胜的重要因素,缺一不可。产品、服务、资金是决定这场赛跑最终胜利的关键。

(本栏目稿件只反映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