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网
我国跨境并购资金监管 更趋完善
2017-03-02     □刘翔峰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并购市场的一支主要力量。全球并购从2014年开始走出谷底逐渐变得活跃。2014、2015、2016年全球并购金额分别达3.29万亿美元、4.26万亿美元、3.6万亿美元,其中全球跨境并购占全球并购总额的1/3。近年中国经济放缓,企业纷纷走出去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2016中国跨境并购金额2254亿美元,为2015年的两倍多,跃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海外并购主要以欧美发达国家为重点,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日益向以电子、机械、金融服务为主的全球产业链的高端发展。

人民币汇率自2015年8月开始贬值,随着资本外流加剧外汇储备不断下降,2016年这种贬值趋势仍在延续。为维持汇率的相对稳定,今年初国家的资金监管政策转向了控流出扩流入,相关措施和办法陆续出台。一是境外投资项目审查更严格,《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关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外汇管理改革完善真实合规性审核的通知》等强调了,对境外项目的投资审批、真实性审核、审查时间等均从严管理。对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等领域进行重点控制,对“母小子大”、“快进快出”、资产负债率过高或者拟购买境外企业少数股权的项目从严审批。二是对央企境外投资监管趋严,《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强调要聚焦主业和加强境外风险防控,例如在股权结构上要求境外投资积极引进第三方机构入股,对境外特别重大投资项目要委托有资质的独立第三方咨询机构开展专项风险评估。三是银行审批趋严,《关于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以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将大额现金交易由20万元调整为5万元,从2017年开始改进了个人外汇信息申报管理的相关内容,对并购贷款、内保外贷、内存外贷、银行贷款等都提高了风险评估标准。

强调扩资金流入以平衡跨境资本流动。这样将有利于国内企业从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将推动国内企业改变固有的融资习惯和融资模式。日前债市、汇市进一步放开,中国对外资开放了外汇衍生品业务,表明中国在努力吸引国际投资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这种“控流出”和“扩流入”的资金监管策略效果明显,我国资金外流近期得以缓解,对外并购增速放缓,防止了虚假性投资项目的资本流出。

在新跨境资金监管模式下,企业要调整并购决策,尤其要合理规划跨境并购融资方式。要更多地借助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减少现金支付比例,考虑增加跨境换股并购比重,通过跨境直接贷款、银团贷款、互换和资本市场直接发债等多元化融资形式,降低整体融资成本,减少不确定风险,加大海外并购的成功概率。

(作者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无标题文档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