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网
见字如面
——卢弼友朋信札专场
2017-03-03 来源:经济参考报

春节里,一档叫作《见字如面》的节目安静地“红”了。节目的模式很简单:一个演员,一张讲台,一封书信,纯粹而精致。嘉宾现场朗读书信,观众聆听,这档节目就如同开出一部时光穿梭专列,大千世界,人生百味,云集至此。很难相信,也不难相信,在这样一个喧腾躁动的年代,还有那么多人为那些纸上的只言片语深深感动。一封封书信,被一个个或激昂或温和的声音娓娓读来,那些隔着重重岁月的家国人事,也变得清晰有力、真实可亲。

匡时2017年迎春拍就特设卢弼友朋信札专场,收有梁启超、罗振玉、杨度、吴宓、钱钟书、钱基博、吕碧城、溥儒、荀慧生等近现代人物六十余位,共计一百六十余通信札。其中不乏具有很高史料价值、文物价值和书法欣赏价值的珍品。

卢弼,字慎之,号慎园,湖北沔阳人,与其兄卢靖(字木斋)同为近世著名的藏书家。卢弼出生于一个亦儒亦商的家庭,长兄卢靖对他影响很大。

卢弼自幼善属文,尝学于经心书院、两湖书院,受业于杨守敬、邹代钧等名家,在书院学习期间,卢弼由其兄木斋资助,先后刻印了严复译《天演论》和张之洞《劝学编》二书,并因此深得主湖北一地学政的梁鼎芬赏识,先后两度共计八年,被选派游学于日本。卢弼曾在《节盒先生遗诗跋》忆之:“光绪中叶,公主讲两湖书院,弼时以诸生执业门下。寻有选派游学之举,被命而东。”

清末,他参加过科举考试,又在书院学习,并游学日本,兼通旧学新学。在日期间,卢弼先后于东亚同文书院及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学习。彼时在日学生投身法律学习者众多,其中不少都参加了外国法学著作的翻译工作。卢弼即是其中之佼佼者,与同乡黄炳言合力,两人先后翻译了清水澄的《宪法》以及奥田义人的《法学通论》等重要法学著作,并因此与同时期在日的梁启超产生了不小的交集,颇多书信往来。

归国后,卢弼先入黑龙江巡抚幕,民国元年后,历任国务院秘书、蒙藏院顾问及平政院评事等职,后迁于平政院庭长一职。平政院是个冷衙门,卢弼在这里一待便是十多年,无人过问,一阶不进,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卢弼便逐渐将精力放在了读书、藏书和刻书上,及至五十岁,卢弼索性退居家中,闭户著述。著《三国志集解》、《三国职官录》,编校刊正《湖北先正遗书》,撰《湖北先正遗书提要》等,著述繁多。其中尤以《三国志集解》最为学术界推崇,享誉至今不衰,在1981年的中华书局版本中有这样一句评价,这句话如今看来也不过时——“卢弼的《三国志集解》是目前关于《三国志》的最详注本,是历史教学科研工作者的必备之书”。

卢弼在履官、隐居期间与近代各界之名流贤达、同僚友好均过从甚密,多有信函往来,其数量本应庞大,然历经一些特殊历史时期之劫难,卢弼友朋往来之信札散失难寻,几乎罄尽,今次再现,实属难得。

(记者 韦夏怡 综合报道)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无标题文档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