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未来五年住宅用地供应计划 优化住宅供应结构
北京加速住房用地供给侧改革
2017-04-10     □记者 梁倩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17-2021年及2017年度住宅用地供应计划》和《北京市2017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明确未来5年内将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优化住宅供应结构,供应总量为150万套,仅2017年供应方案也比原计划翻倍。

具体来看,5年计划中北京市供地6000公顷,住房建设需求150万套,其中产权类住房100万套,租赁住房50万套。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全市计划供应住宅用地调整为1200公顷,是此前计划的2倍。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结合目前北京的住宅库存数据来看,这一数量较大。从套数来看,每年新增大概30万套成套型住宅。目前,北京市场上可售型的库存大概10万套左右。从《计划》来看,每年是库存的2-3倍。从调控来说,也是317以来一系列减法调控——减需求、减投资之后的加法。

北京市规划国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住宅用地供应,各区要倒排工期,按既定时间节点如期完成。各区及市级行政主管部门落实供地计划的情况,已经纳入了市政府督查内容,并将在年终进行考评。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教授叶剑平指出,一个是存量的激活,比如包括原来的产业用地,释放出一些土地,更多的往外围走,集体土地有1000公顷。土地开发有周期性,不是现在想供应就供应,包括从征地、拆迁、一级开发到进入市场。如果按照两部委的规定,市里可以问责,如果没按计划实施的区县就没有完成任务。

而根据北京市规划国土委数据,今年一季度,北京已供应经营性用地约230公顷。其中商品房供地161公顷,是去年全年商品房实际供地量的1.5倍。

除增加供地外,此次规划明确指出北京推动住房用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体系,实现住有所居。

具体方面,北京市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优化完善住宅用地供应结构。未来五年加快供地新建住房中产权类约占70%,租赁类约占30%。产权类住房中,商品住房约占70%。商品住房中,自住型商品住房、中小套型商品住房约占70%。

与此同时,中心城区适度增加居住用地;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重点保障自住型商品住房与租赁住房的用地供应。统筹考虑新型城镇化与保障性住房选址建设,同步完善配套,为中心城区疏解人口在外围地区生活就业创造良好条件。居住用地优先在轨道站点、大容量公共交通廊道节点周边布局,毗邻产业园区、城市副中心和重点新城,发挥规划引导作用,把握住宅用地供应节奏时序,注重提高设计施工质量,实现产业和人口、居住和交通的有效对接。

值得注意的是,在住房分配方面,日前北京市住建委表示公租房自住房开展专项分配试点,增加非京籍“新北京人”供应。以平抑房价,解决“新北京人”(稳定就业的非京籍无房家庭)住房困难,满足刚需。

据悉,北京市保障房中心持有的朝阳区马泉营项目300套和大兴区高米店项目100套房源,共计400套公租房源,将拿出不少于30%即120套以上给“新北京人”实施专项配租,其中在本项目所在区工作的优先分配。

自住房方面,北京准备在自住房转化项目——昌平北京湾项目中拿出不少于30%的房源、约780套房源,面向符合本市住房限购政策的非京籍无房家庭出售,其中在项目所在区工作的家庭优先分配。

对此,张大伟表示,试点后将形成面向“新北京人”专项分配公租房和自住房的长效制度。新政将有效平抑刚需的购房预期,减缓现阶段的紧张情绪。但必须看到,政策效果还得看最终落实情况。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