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张灏然自2014年硕士毕业后入职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参与“国资小新”新媒体平台的运营已三年。这个待人温厚的小伙子如今仍喜欢称自己是“新兵”,用他的话说,“辛勤码字整三年,始知新媒深似海”。
“新媒体工作究竟是什么?我愿意用三句话来概括。”张灏然说,第一句话,新媒体是技术驱动型领域,不断更新、不断升级是常态。
微博、微信、客户端,VR、直播、短视频,机器人写作、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近年来,新技术潮流涌动,新业态风口频出,随之而来的是新媒体从业者一遍遍经历迷惑、痛苦、适应、创新、再迷惑的循环。
张灏然说,新的技术和应用,如何转化为用户实实在在可触及的内容和服务,是包括新媒体人在内的互联网从业者一贯的使命。没有确定性,是这个行业最大的确定性;快速获取知识的渠道、将技术合理应用于内容生产的脑子,是这个行业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从这个角度讲,新媒体人有点像“情报员+产品经理”。
他表示,技术在更新换代,新媒体人也会自我升级。“以我们所运营的国资委新闻中心的官方新媒体平台‘国资小新’为例,用H5页面立体呈现‘一带一路’上中国企业的重大建设成就,通过直播带领粉丝探访‘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以VR展现港珠澳大桥的宏伟壮观……都是前沿技术应用的典型案例。只要有‘吃螃蟹’精神,技术就不会成为新媒体人的挑战,而是创作新内容、提供新服务、破除既有瓶颈的大好机遇。”
第二句话,新媒体是劳动驱动型领域,全情投入、追求极致是本分。张灏然告诉记者,新媒体的生存之道,一为“快”,热点事件发生后,迅速响应,或披露信息,或事件营销;一为“奇”,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和自己的专业优势,提供独一无二的视角和内容。历次地震中,“国资小新”推出的#抗震救灾央企行动#系列,24小时跟踪救灾进展,将水、电、通信、交通、物资等方面的信息第一时间整合给公众。近期的航母下水、中国队1:0击败韩国等热点事件中,国资委和中央企业的声音从来没有缺席。在日常发布方面,“国资小新”更是做到了全年365天零间断,每一个标题都是团队头脑风暴、深思熟虑的结果。
“新媒体是个技术活、脑力活,更是个良心活、体力活。一分耕耘,未必一分回报,但不付出一定是无回报的。对时事的灵敏反应、独到分析,全部要建立在大量的投入基础之上。我已码字三年,但依然只敢说自己是个新兵。”张灏然说。
第三句话,新媒体是市场驱动型领域,贴近用户、注重服务是根基。张灏然表示,政务新媒体,虽具有一定媒体属性,但其根本属性不是媒体,而是公信力建设的“窗口”,是政民互动与服务的线上延伸,是党和政府走“网上群众路线”的最佳捷径。对于政务新媒体,发布是基础,互动是核心,服务是根本。其他类型的新媒体、自媒体也是一样,不论是做新闻还是做营销,不论是靠新媒体扬名还是挣钱,用户是上帝,丢掉了这个根基,就丢掉了新媒体的红线、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