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牌电饭煲被投诉电手 售后:日本买的就送回日本修
去年5月20日,上海的谢先生赴日本旅游时,“人肉”背回一台虎牌电饭煲。“他们有面向不同国家的型号,在售货员的帮助下,我买了适合中国使用的220伏电饭煲。”谢先生说,当时电饭煲的价格为85310日元,折合人民币5300余元。
据谢先生回忆,今年3月初,他的岳母第一次发现电饭煲“漏电”。那一次,她将手搭在接通电源的电饭煲上,手指忽然被弹开,发麻的感觉顺着锅盖传到了全身。随后几天,谢先生的妻子在盛饭时也遇到了类似情况,她将手放在电饭煲不锈钢和塑料的交界处时,也感到一阵发麻。
谢先生一开始并不相信自己花了大价钱买来的电饭煲会“漏电”,直到有一次下厨时,他亲自体会到了那种“指尖触电般”的感觉,他才意识到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这才让他决定带着电饭煲,去虎牌在上海的维修点检测。
对于谢先生“电饭煲漏电”的担忧,售后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只看了一眼,就说“是感应电,不是漏电”。在谢先生的坚持下,对方总算将电饭煲通上了电源。维修人员用电笔检测时,测电笔亮了,呈微弱的红色亮光。
看到测电笔亮红光后,对方给了谢先生一份报告:“说这是日本厂商给出的答复——这是感应电,不是漏电,没有什么问题。”
“我对他们说,如果能保证不是产品的问题,就出具一份报告给我,但他们说,这个给不了。”谢先生称,当时前台工作人员还说他是无理取闹,“让我送去日本,日本买的就送去日本修”。
在此期间,他还遇到了一位来修电饭煲的阿姨,她家有三个虎牌电饭煲,但维修人员称只有一台可以保修,当那位阿姨表示她是虎牌会员时,维修人员的回答令这位阿姨感到疑惑不解:“他们说三个锅里面,只有一个锅是会员,可以保修,其他两个锅不可以保修。那位阿姨说,她只听说过人是会员,从没听说过,锅是会员的。”
谢先生随后拨打了虎牌的投诉电话。维修中心换了一名工作人员来处理此事,对方总算给了他一个所谓的解决方案:将原装的两孔插头,更换成三孔插头。“他说,我们中国的三孔插头多了接地功能,但原装的两孔插头是没有这一功能的,所以可能会导致出现‘感应电’。”
北京O2O洗衣成消费投诉新热点
拒还预存洗衣服务费
北京市工商局日前向媒体通报的“12315”4月份消费者投诉分析显示,网购洗衣成为新的消费投诉热点问题。
通报援引一起消费投诉案例介绍称,近日,消费者张女士向12315热线反映,自己通过手机下载某洗衣商家“App”客户端,用于接受洗衣服务。谁料想近期发现下单后商家单方面终止送件取件服务,消费者与商家协商要求退还注册时预存洗衣服务费,遭到拒绝。经工商部门调解,经营者已为消费者退费。
通报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一些洗衣商家改变以往实体店经营模式,实行“线上营销+线下服务”O2O运行模式。然而,这种新兴模式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根据数据统计,此类洗染模式的消费投诉有所增加。
北京市工商局介绍,从投诉的具体问题看,主要以商家提供的服务与承诺不符,例如“承诺下单后72小时内取件”“衣物洗净后未如期将衣物归还”等;其次是衣物被洗坏后拒绝提供修复或承担赔偿责任;商家停止经营或逃逸,导致消费者送洗衣服、预付服务费难归还。
就此,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消费者在选择线上商家时,第一,要查看商家是否有资质,是否公示商家经营地址、客服电话等经营信息,确保为信用良好、安全性高的正规商家;第二,下订单前,要仔细阅读洗衣理赔条款,特别是赔偿方式、赔偿标准、免责条款等内容。一旦出现消费纠纷,解决问题时做到心中有数;第三,在与商家交接衣物时对衣物进行检查,如果发现衣物有破损当面沟通,以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珠江四季悦城顶风商改住遭罚
被暂停网签与拿地资格
位于北京通州区马驹桥附近的珠江四季悦城以出租的名义变相销售商改住。北京市区两级住建、规土、工商、银监等部门日前联合约谈开发商北京珠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并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办公类项目管理的公告》作出处理决定。对开发商开发资质进行降级并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期间作出暂停网签、暂停拿地资格以及暂停银行授信的处理措施。
珠江四季悦城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网签于去年年底已经被通州区住建委暂停。之后还有1700余套房屋未进行网签。其后,开发商便采取了“以租代售”的方式,与承租人签订20年期的合同,并且向承租人提供项目的“大产权证”以便其办理工商注册登记。而根据北京市相关规定,承租人在办理了工商注册登记后,即拥有了购买商办类项目的资格,继而可以购买房屋,拥有产权。
经过“以租代售”的方式进行出售后,房源仅剩下100余套,加上此前业主退房的70余套,目前仅剩不到200套剩余房源。
而对于未售出的房屋内部打隔断、装修成LOFT,甚至安装了上下水、燃气管道、独立卫生间等,开发商负责人辩称是“小业主”行为,也就是已售出房屋的业主或者其口中的“承租人”个人的行为。
在约谈项目负责人前,北京市区两级住建等多部门已经进行了多次暗访调查。开发商的辩解“漏洞百出”。“为什么小业主的装修与公共空间的装修一致?厕所管道下水如果没有预留,业主个人怎么接?”此外,住建委负责人强调,即使是小业主或承租人装修,如果对墙体打孔、增加隔断,增加了楼内荷载,建设单位同样承担责任。
(以上消息摘自《新闻晨报》《法制日报》《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