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一周大事回顾
2017-05-19 来源:经济参考报

华侨银行收购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部分业务

日前,新加坡华侨银行宣布,正式签署协议收购澳大利亚国民银行在新加坡及中国香港的私人财富业务。

截至2017年2月底,该业务包含约17亿美元(23.9亿新币)住宅按揭贷款及30.5亿美元(约42.8亿新币)的多种货币存款,涉及中国香港及新加坡总共约11000位客户,并且他们大部分来自富裕客户群体。

华侨银行表示,该业务收购能实时扩大该行在这两个主要市场的按揭及存款业务份额,同时扩大现有客户基础。

事实上,去年4月该行还宣布,华侨银行集团旗下私人银行业务全资附属公司——新加坡银行已签订协议,收购英国巴克莱银行在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财富及投资管理业务,收购价约为3.2亿美元。

社区银行:网点冷落 盈利艰难

如果从2013年6月份兴业银行的全国第一家社区银行在福州开业算起,社区银行在我国已经走过了近4年的历程。

社区银行兴起之初,业内人士纷纷看好其业态、发展前景,各大银行也争相布局,在短暂的时间里,社区银行网点曾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今,社区银行已不是当初想象的模样。记者近日走访发现,门庭冷落、网点关停成了现今社区银行比较普遍的现象。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繁华地段,记者通过地图搜索了方圆3公里内的所有社区银行,逐一进行了走访调查。令记者意外的是,地图上显示的10家社区银行网点只有3家还在正常营业,另有1家已经没有了工作人员,但是ATM机还可以正常使用。其余6家社区网点的情况也不太相同,1家在门外贴着“装修通知”;3家虽然门牌还在,但是柜台和ATM机已经搬走;还有2家已经完全看不到银行的影子,记者询问附近居民了解到,这2家网点在春节前已经歇业。

为了解这几家关停网点的状况,记者对附近相应银行的分行网点进行了咨询。这几家分行的工作人员纷纷表示:“已经关门,不再营业了。”另有一家总部设在北京的股份制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关闭的这家社区银行网点搬迁到了海淀区。”

记者查阅2016年年报发现,只有少数几家银行披露了和社区网点相关的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兴业银行是少有的宣称社区银行已经盈利的银行,根据该行2016年年报披露的数据,超过85%的社区支行已实现盈利。

一家总部位于深圳的股份制银行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包括租金、装修、水电费、设备维护以及人工成本等各种费用在内,目前社区银行单一网点每年的成本在100万元左右,对于主要面向各小区内个人客户的社区网点来说很难盈利。”这位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我们这个网点本来也要撤离,没什么人来,但是由于房租合同签到了2018年就没有关门,估计合同一到期,也就不在这里了。目前这个网点并没有任何正式员工,我们都是附近分行派来轮岗的,每个小组来一天。”

另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股份制银行的工作人员则表示,“附近的这些网点应该都没有盈利,但是不排除有的社区网点客户多。不过从账面上做到盈利也很容易,社区银行网点一般都和直属的支行网点是一个行长,以前有部分银行会将支行的存量业务和存量客户导到社区银行中去,比如做了某笔业务,在系统中将这笔业务归到社区银行的编码之下。另外,如果在某个季度社区网点的任务完成的实在太少,支行的工作人员也会赠送礼品并引导时间宽裕的客户去附近的社区银行存款或者购买理财产品。总的来说,并不是真正的盈利。”

银行理财初夏遇冷

立夏已过,但是银行理财市场却没有随着天气一起升温。“自从曝出了‘飞单’事件,我们不少客户都来询问,也有部分客户理财产品到期不再续的情况出现。”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广东、山西等地民生银行网点的工作人员,得到上述回答。

实际上,除了被曝光的银行,其他商业银行也多少受到“飞单门”再现的影响。同时,多位银监部门人士对记者表示,银行理财市场的乱象成为本轮银监会系列治理检查的重点,包括内控、套利等问题则是重中之重。

市场人士表示,“去除资产价格泡沫、防范金融风险”的政策方向明确,预计今年银行理财规模增速将显著放缓,理财资金投资非标的占比将下降,尤其是进入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限制领域的资金量也将受到控制。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29.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58亿元,同比增长18.6%,增速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34.8个百分点。据融360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由于季末考核结束后监管持续加码,4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发售数量大幅收缩。当月产品发行10855款,环比下降14.7%。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2017年全年银行理财发行规模增速下降几无悬念。一方面是由于监管环境收紧,除了银监会各项治理和检查,央行的MPA也在对银行理财市场的扩张进行约束;另一方面是市场环境也在发生变化,目前资金成本越来越高,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时必须考虑资产端的配置问题。

在发行规模趋降的同时,银行理财产品的内控问题近期也是饱受诟病。“最近一段时间,从总行到分行都在自查,地方银监部门的人也会现场检查。”许梅(化名)是民生银行某分行工作人员,她告诉记者,此前被曝出“飞单”事件后,所有的内控措施都被要求“升级”。

(以上信息摘自《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中国证券报》)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