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下行周期,叠加了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和客户需求的深刻变迁,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今年一季度的情况看,尽管银行业整体上保持平稳态势,但不少银行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双双下滑,发展压力隐现。处于内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之下,商业银行首先应在战略管理上进行反思,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形成差异化竞争力,保持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平衡。
过去几年,商业银行开始探索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在业务层面,分别形成零售银行战略、小微金融战略、同业金融战略和互联网金融战略;在管理层面,不少银行围绕综合化、精细化、集约化、轻型化等“四化”实施转型,并在组织架构等方面进行调整。但除了招商银行的零售银行战略获得成功之外,大多数银行业务战略和管理转型的成效并不明显,尚未形成独特清晰的发展模式,也未能降低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
下一步,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从思想认识、战略定位、结构优化、执行实施等方面着力,加强战略管理,将差异化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战略管理重要作用。在变革的时代,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未来,个人英雄主义和信贷资源的粗放投入已经难以奏效,制定适合自身、契合时代的战略至关重要。商业银行应谋定而后动,从整体和全局上科学把握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不断推进和加强银行战略管理。在战略制定中,要坚持“软件”与“硬件”结合、战略与战术并用、眼前与长远兼顾;要重视业务战略的制定,更要重视客户定位、服务战略和管理转型的协同。平时应重视研究工作,持续跟踪形势变化,真正做到科学决策。
在战略定位上,坚定不移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商业银行多年来不同程度上存在的同质化竞争已经难以维系,不同银行在资金成本、目标客户、风险偏好等方面的差异将日趋明显。因此,需要制定并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形成符合自身资源禀赋和能力的发展定位和商业模式。如大型银行要抓住机遇,扬长避短,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和国际化水平;中型银行要在综合化模式下,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业务、重点行业,做特色鲜明的价值银行;小型银行则要脚踏实地,以社区银行为基本定位,做小、做深、做精。
在结构优化上,逐步实现业务结构综合化。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单一结构”现象:业务结构上,以批发业务为主;客户结构上,以大中型企业客户为主;收入结构上,以利差收入为主。这样的单一结构在利率市场化时代相对脆弱,因此要下大力气加大结构优化力度——业务结构要逐步综合化,更多发展财富管理等非信贷业务以及零售业务;客户结构要均衡化,不断提高小微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比例;收入结构要多元化,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大幅提高真实的非利息收入比重,减少对利差收入的过度依赖。(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