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 给了我们好活路”
2017-05-23     □记者 谭元斌 武汉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一个背篓,一根拐杖,湖北恩施州恩施市沐抚办事处营山村土家族村民刘成松,几乎每天都会早早地赶到恩施大峡谷景区,给游客背行李或者小孩。2009年还靠低保过日子的他,如今已攒下40多万元的存款。

刘成松今年49岁,他的父亲已92岁高龄,95岁高龄的母亲刚去世不久。在恩施大峡谷开发成景区之前,刘成松在山间种地、放牛营生,家里经常没有油盐吃。17岁那年,他远赴广东韶关挑煤糊口。2005年,父亲得了重病,他回到家中。那时,为了给父亲挣医药费,他每天天不亮就下地,打着手电筒干活,白天再去周边做零工,一年到头挣个三四千元,还不够父亲的医药费。

随着恩施大峡谷建成5A级景区,刘成松找到了一个好活路。在景区跑一趟,四个小时,进账100元钱。能说会道的他,一边背行李或者小孩,一边免费给游客当导游。每到一个景点,那些他自己精心炮制的打油诗便会脱口而出,逗得游客哈哈大笑。游客开心,他跟着开心,乘此机会,也向对方推销拐杖,赚点外快。在景区,他租了一间商铺,每年能赚几万元。此外,家里种了两亩果园,还有两棵核桃树,一年收入几万元。他说:“人只要肯吃苦,就有饭吃。”去年,他修了一栋二层小楼,每层七间房。

2016年国庆节期间,营上村土家族村民谭思翠的农家乐,毛收入超过1.8万元。她以农家乐为基础发展观光农业,种了八亩葡萄,葡萄下种贝母、洋葱、菠菜、尖椒、茄子等,把空间和时节用到了极致。

远看一方断头墙,进门几个桩桩椅,抬头一根晾衣绳,床上摆得稀巴烂……人口6400多人的营山村,过去穷得叮当响,如今却几乎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好日子。营上村党支部书记向明富说,旅游开发给了大家活路,恩施大峡谷景区直接带动营上村800多名村民到景区就业,催生了80多家农家乐、340多个商铺,间接带动1000多名村民就业。

恩施州旅游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恩施州已连续三年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00亿元,年均带动10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与此同时,恩施州拥有“世界唯一探明的独立硒矿床”和“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2011年9月,第十四届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大会授予恩施“世界硒都”称号。2016年4月出台的《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恩施州加快建设富硒产业发展先行区。

据介绍,目前恩施州从事硒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企业已突破320家。2016年,全州硒产业总产值达到385亿元。恩施州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局局长张祖清说,恩施已初步形成了富硒茶叶、富硒食品、富硒中草药等十大绿色产业,预计2024年全州硒产业总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恩施市巨鑫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富硒农产品加工、销售、科研、出口于一体的股份制民营企业,2016年实现总产值1.5亿元,出口创汇526万美元,带动80户贫困户脱贫。该公司副总经理陈国辉说,富硒提高了农业产业的附加值,是恩施各族群众守着绿水青山致富的“金钥匙”。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