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网
Twitter
微观点
2017-06-28 来源:经济参考报

胡鞍钢:

对中国而言,当前及长远的核心问题,不是要不要搞工业化,而是怎样成为世界新型工业化国家,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制造业处于工业中心地位,既是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的发动机,也是国民经济的核心主体,还是中国技术创新与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张维迎:

在过去3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资源配置效率驱动的增长,中国企业家主要做的是“套利”活动和模仿,随着市场接近均衡,套利空间越来越小,中国企业家必然由套利转向创新。创新具有不确定性高和周期长的特点,因而比套利更有难度。企业家需要主动去为消费者发现和创造新的产品,从而创造新的市场。相比从0到1的颠覆式创新,目前大多数企业家可以做的是改良式创新,即通过改进产品质量、革新管理制度、降低成本等方式获得新的生存空间。

隆国强:

在很长时期内,我们是以“引进来”为主,不仅引进了新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引进了示范、引进了竞争压力,迫使其通过模仿与创新进行追赶。当前,“引进来”有许多新的机遇,包括吸引创新型人才回国和国际人才到中国就业。同时,中国企业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和全球市场的能力也日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大规模“走出去”来整合全球资源。

秦朔:

过去,中国品牌中的相当部分依赖的是“存量资产”或者“资源禀赋”,比如白酒、中医药、土特产。而今天,市场驱动型、创新驱动型品牌逐步成为中国品牌的主流。中国的一些创新品牌正在被世界模仿。Facebook Messenger和WhatsApp借鉴了微信,印尼的Tokopedia自称“印尼的淘宝”,印度的Snapdeal被称为“印度的阿里巴巴”,新加坡的oBike和硅谷的Limebike借鉴了摩拜单车的模式。

刘煜辉:

现在国外很多人将科技巨头的现金流形容为“贝加尔湖效应”。贝加尔湖的湖面比北美五大湖小得多,但是蓄水量却比五大湖大得多,且仍在不断增加。根据传统经济的经验,大公司通常是“大笨象”。然而今天我们看到,腾讯(市值约3400亿美元)、阿里(市值3500亿美元),苹果(市值7600亿美元),虽然已是一个巨人,依然生机勃勃,每年40-50%的年复合增长率,你根本看不到天花板,他们更像一个灵活、高速成长的“大型灵长类动物”。

贾康:

我们不否认,中国在引领经济新常态和全面深化改革方面,还面临着种种挑战与困难,但2015年末以来的国民经济运行基本态势,已出现了自2011年经济下行后绝无仅有的连续6个季度增速在6.7%以上,且近两个季度还略有上升的“小平台”状况,各项经济指标亮点纷呈。这是由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经济社会的巨大成长性决定的。

杨凯生:

为了尽快地使企业降杠杆见到成效,建议各级国企监管部门对所管理的国有独资企业、控股企业要分行业、分类型、分规模确定资产负债率指标。现在强调管理国有企业要以管资本为主,这是十分正确的方针。但管资本不仅仅是要求实现资本的回报,强调维护资本的安全、防止国有资本的流失,还应该包括一个内容,即国企的出资人、国企的监管者有责任保持所拥有、所管理的企业资本充足,也就是有责任维护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稳定在一个合理水平上。

仇高擎: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息差显著走低。去年末以来,在降杠杆、强监管的背景下,大部分银行的息差继续收窄。面对新形势,大型商业银行面临资产收益率不高、资负配置动态调整不足、内部机制不够完善等挑战。下一步,应强化战略差异、明确息差定位、巩固存款基础、做好风险经营、优化资负配置、创新管理机制,增强息差管理的长效性、系统性和内驱力。

李开复:

人工智能是一个“强者更强”的产业:数据越多,产品越好;产品越好,所能获得的数据就更多;数据更多,就更吸引人才;人才越多,产品就会更好。在这个良性循环里,中美两国目前已经汇聚了大量人才、市场份额以及能够调动的数据。从目前的情势看,美国占据发达国家市场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市场,而中国公司无疑赢得了多数发展中国家市场。

皮海洲:

目前的退市制度体系,明显不能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甚至在退市的问题上,存在职责不分的现象,以至最后的退市损失全部由投资者自己来扛。这样的制度不仅不合理,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也不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不符合中国股市的长远利益与根本利益,有必要进行重新设计。关键有三点:一是明确责任并追究责任。二是完善制度。三是对投资者保护需要有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

郭施亮:

投资者保护,这是多年来经常提及的问题。但投资者保护往往局限于简单层面,缺乏法律法规的护航以及监管处罚机制的保障,由此也让保护效果大打折扣。如今,随着“史上最严的投资者保护办法”出炉,具有法律效力的举措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构成直接性的利好影响。在市场更规范运行、风险提示及投资者等级划分进一步细化的前提下,能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同时也会加速股市“去散户化”进程,股市有望步入理性规范健康的发展进程。

宋清辉:

适当性管理是平衡券商与客户之间利益诉求的制度基础,可以避免在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将金融产品提供给风险并不匹配的投资者,导致其由于误解产品而出现亏损。适当性管理有助于券商控制风险、规范机构业务发展和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也是监管层想要达到的实施效果。但是,由于该办法涉及面太广、工作量太大,短期难以一蹴而就。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本栏目稿件只反映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无标题文档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