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
微观点
2017-07-10 来源:经济参考报

伍戈:

去年四季度以来,随着银行间市场利率系统性抬升,资金价格呈现波动特征。各界对利率的分析侧重于价格水平,往往忽视其波动性的研究。事实上,作为最基础的金融变量,利率的波动性是影响金融产品投资价值、资本市场情绪甚至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方面。过去一年多以来,央行通过中长期创新工具提供流动性。对中长期利率进行调控具有复杂性,会放大短期市场利率的波动。展望未来,央行已开始简化中长期流动性工具的使用,短期利率的波动性可能会有所降低。随着资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的阶段性企稳,未来央行将逐步回归常规货币政策操作。

鲁政委:

财政支出补充市场流动性集中在季末。今年两次跨季,央行在逆回购操作期限以及时间点上都非常一致,从季末所在月份中下旬开始暂停了逆回购操作。央行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对象都具有一定的约束,当下央行主要直接对大行进行操作以投放流动性。财政支出所释放的流动性通常是长期资金,这对于当下银行提高负债端稳定性有积极影响。从实际情况看,央行因财政资金投放而暂停操作的结果是:一方面体现在中长端资金利率的明显下行,另一方面表现为资金利率曲线期限利差的下行。

杨溢仁:

受资金面宽松的利好支撑,最近一周银行间现券市场延续了温和反弹的行情。近期银行间资金面始终保持稳中偏松的格局,对冲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和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后,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依旧处于较高水平。现阶段影响市场情绪偏空的因素主要包括:金融去杠杆尚未结束;经济基本面仍具韧性,未必能最终倒逼货币政策明显转松;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加上欧央行未来退出QE等。不过,三季度资金面好于预期的概率比较高,除了商业银行资产端增速可能边际明显下降以外,政策层面的“维稳”要求也非常明显。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可能双管齐下来保持短期和中长期利率的稳定。

赵博文:

6月以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宽松,银行间7天加权平均回购利率已降至3%。然而,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却居高不下。造成理财收益率与资金利率走势相悖的原因主要有:首先,理财收益率更多受到资产收益率拉动;其次,银行对存款的争夺空前激烈。当前理财因前期持续去杠杆,并没有储备太多高收益资产来长期维持理财高收益率。当前二级市场虽然利率债收益率依然震荡,但高收益债已经受到理财资金追逐而收益率大幅下行,必将带动一级市场收益率跟随下行,因此带动的理财收益率下行也将很快出现。

刘伟:

2017年或将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和全球增长动力大转型的重要时期,也将成为G20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G20机制下如何进一步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许多挑战,中国转向为全球治理新时期的开拓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应该继续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深入挖掘全球治理体系病灶,高度参与全球治理。而中国的努力,也一定能够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增长提供新的发展动力,让世界逐步走出经济低增长的泥沼,并为新型全球治理体系的未来开辟出一条新路。

李锦:

国企正在经历大型重组浪潮,通过重组整合提高国企整体实力,并将资源向需求旺盛的产业和产业的中高链条集中。除了提升企业效益,目前重组整合还有另一大功能,即减少央企间、国企间同质化竞争,集中力量提升国企实力,从而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国企。重组整合应注意避免“组而不合”及“大而不强”的问题。不仅是物理组合,更要追求发生化学反应。

张明:

金融改革的节奏较快而实体改革的节奏较慢,由此形成的错配既是当前中国金融存风险隐忧的根源,也是中国经济潜在增速放缓的根源。要达成化解金融风险与提振经济增长的目标,就得加快实体经济结构性改革的步伐,从而提振实体投资的回报率。因此,未来几年将是推动实体改革的时间窗口。在此期间,教育、医疗、养老、电信、金融等服务业部门未来有望加快向民间资本的开放。

董登新:

当前,我国缴费型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五险三金名义总费率偏高;基本养老保险不但缴费率高,给付替代率也偏高;各地社会保障缴费政策不统一,不利于全国统一实施与监管等。从未来社保城乡一体化及全国统筹终极目标来看,我国缴费型社会保障制度要进行结构性改革,并有必要进行制度重整,一方面要简化缴费型社会保障制度名目,另一方面要消除制度重复建设、两极分化的弊端。社保降费正是一个难得的时间窗口和历史机遇。

华而诚:

去杠杆、防风险成为今年金融领域的工作重点。经济杠杆持续升高的基本原因是投融资效率的下降,不断依靠提高杠杆率以稳增长。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供给侧以提高投融资效率“用好增量”达到“去杠杆”与“稳增长”的平衡。其次,鉴于较高债务,“盘活存量”,譬如透过资产证券化、投贷联动把存量债权转化为股权,以及企业的兼并及重组,也是降杠杆及提高存量资产效率的手段。

巴曙松:

人工智能的时代正在来临。人工智能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人类。未来,人工智能可以作为一个商品来售卖,把人工智能运用在某一个领域的工作。对人工智能来说,使用的人越多,它就越聪明。随着它越来越聪明,使用它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循环。人工智能给人类创造新的工作机会。未来人们的收入高低,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和机器人默契配合。虽然机械性的、可重复的脑力或体力劳动,将被人工智能或机器人取代。但是,会有更多新的、深度的、创意性的人才需求出现。从历史上看,技术进步会不断消灭旧的就业岗位,也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本栏目稿件只反映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