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网
常州:非常之势“上云梢”
2017-07-12 来源:经济参考报

江南鱼米仓,形胜甲东南。常州,临江抱湖,上通京口、下引姑苏,东南占太湖一角,素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之称。在这里,王安石矢志改革,慨然上变法万言书;苏东坡两次提交《乞常州居住表》,眷“此邦多君子”;龚自珍剑胆琴心,叹“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

千古读书地,现代创新城。常州,能处非常之世、善做非常之事。从春秋时期的“季子挂剑”,到载誉全国的“首善之城”;从苏南模式发祥,到打造“工业明星城市”升级版,始终上下求索、创新求变。常州,第一个以地级市为单位整体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内领先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增创发展新优势,种好常州幸福树。”市委书记费高云说,赓续前贤、创新实干是500万常州人的共同心声,新的发展时期,常州正瞄准“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文明程度高”目标,攀登中国制造2025的价值链高端,书写城市发展、民生建设、社会管理等各领域的“新常州故事”。

东南根柢:江山代有才人出

1959年7月,毛泽东在庐山写下七律《登庐山》,中间有这样两句:“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为主席做过保健工作的钟学坤,专门写信请教“九派”与“三吴”指什么。当年12月,毛泽东致函:“九派,湘、鄂、赣三省的九条大河。究竟哪九条,其说不一,不必深究。三吴,古称苏州为东吴,常州为中吴,湖州为西吴。”

作为三吴重镇,常州的历史自周朝“泰伯奔吴”算起,已有3200多年,古称延陵(毗陵),与大江南北的金陵南京、广陵扬州、海陵泰州并称“四大陵”,在经济和文化上高耸过几多春秋。齐梁两朝,这里出过15位萧氏皇帝。清代学者赵怀玉称:“齐梁以后,人物辈起,帝王、名臣、吏治、儒林、忠义、孝友、节烈、高行,实于东南百城中为望郡也。”

“常州”一名,由隋文帝取“其地常穰”之意所赐。公元605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常州沟通南北的特殊地理位置开始凸显,加上战乱导致的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逐渐成为“江左大郡”、“三吴襟带之邦,百越舟车之会”。南宋大诗人陆游在考察常州运河后上书:“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谚曰,苏常熟天下足。”

明清时期,常州首得风气之更新,漕运兴旺,带起了布业、豆业、米业、木业等,河道常为运船阻塞,夜晚桅灯绵延数里,宛如一条火龙。鸦片战争后,蒋光祖、刘国钧等实业人士在纺织、机械、电力等领域奋起,奠定了江南近代工业的基石。常州望族走出的盛宣怀,更是“事事研求”,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电信企业、第一家内河航运公司、第一条南北铁路干线、第一家国人自办的中国通商银行、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并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堂等,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工商业资本家,被誉为“一代商父”。

“吴头楚尾、南人北相”。常州既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又长期受楚文化的浸润和影响,开口是浓浓吴语,像儒雅书生,但性格宁折不回,做事干净利落。原常州文化局副局长邵志强说,与苏州、上海等吴语相比,常州方言更有棱角,一些词汇与江淮官话相似。这暗喻了城市个性:温婉却不失豪爽、厚道,“和常州人比酒量,北方人未必会占多少便宜。”

支持这个结论的例子很多。项羽八千子弟,其间十有八九是延陵子弟;郑和下西洋征用的水手,一半以上是常州人。宋德祐元年(1275年),元朝大举南侵,南京、镇江、江阴相继陷落,常州城军民血战半年,粮尽援绝城破。元军左丞相伯颜惊呼“常州,真乃纸城铁人也!”元兵大肆屠城,仅剩18户人家幸免于难,聚居一处,称“十八家村”。文天祥曾赋诗《常州》一首:“山河千里在,烟火一家无。壮甚雎阳守,冤哉马邑屠……”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代常州诗人赵翼的这句诗,贴切这座城市。春秋季札,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至德至孝”的核心内涵;“齐梁故里”,创造了南朝文化高峰;清代常州学派倡导“变革”,涵养了维新变法;洋务运动,盛宣怀走出“非常之路”;辛亥革命中,赵凤昌被誉为“民国产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并称“常州三杰”。此外,常州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孟河医派、毗陵诗国等,皆开宗立派,各领风骚。

建于1581年的常州青果巷,旧时是南北果品集散地,有“千果巷”之称。“出为闹市,入可隐逸”,先后走出了100多位进士,以及唐荆川、恽南田、刘海粟、吴青霞、史良等一大批名人。“瞿秋白、赵元任、我,都住在青果巷,三个人都搞文字改革。”几年前,周有光对前来祝寿的常州老乡,不无自豪地回忆。

实业为先:耻为天下第二手

1902年,梁启超在《地理与文明关系》一文中写道:“水性使人通,水势使人合。”襟江带湖、依水而生的常州,自有一股豁达不羁、力争上游的精气神。

敢为天下先。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常州以“苏南模式”闻名全国,最早全面推行厂长责任制改革,创下“农字当头滚雪球”,“小桌子上唱大戏”,“九龙戏珠”等经验,全年上缴财政的款项相当于广东一个省。中央专门发出号召:中小城市学常州!

“常州三十余年的工业化演进,是一个教科书式的样本。”财经作家吴晓波撰文,认为是产业经济变革的“中国三部曲”:苏南模式激发出基层集体经济的活力,一大批企业能人涌现,让常州经济迅速完成了工业现代化的第一次惊险飞跃;其后,靠成本和规模优势崛起的块状经济遭遇成长瓶颈,向外向型经济转型;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轻工业资本溢出,向上游的重工业转移,制造业进入新的转型期。(下转第六版)

常州赋

□杜伟

锦绣常州,魅力龙城。臂挽长江而向海,襟怀太湖以腾云。联袂苏州无锡,举目上海南京。承江南水乡之韵,得山川形胜之灵。五千年人文润丽,八百里山水嘉菁。无比潜力,无限可能。

“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彼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让国风范,厚德以旨远;受禅大业,开国而道成。《昭明文选》,韵染日月;《永乐大典》,风雅古今。东林君子,彰显冷风热血;乱世佳人,掀起大清风云。词意常州,惠言天下;常州画派,儒雅内心。今文经学,天人感应;孟河医派,传统秉承。阳湖文派,开睿而启智;江左才子,名世以惠人。梁武帝、盛宣怀、吴稚晖,出其里;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壮其城。赵熊诏,摘状元于手;李宝嘉,让官声现形。乐耕砚田,段玉裁潜心训古;献身革命,李公朴慷慨铸魂。华罗庚,躬耕数学;刘海粟,挥洒丹青。自隋唐开科,千百进士折桂;从中华飘红,六十院士摘星。常州雄才不断,胜地风雅传承。

山水常州,通江而达海;诗画名城,刻意而铭情。河网密布,阡陌纵横。天目驰景,太湖毓灵。轻风起而鱼唱,水波兴而龙吟。竹海涌而叠翠,杏雨飘而焕春。草长莺飞,处处锦动;花红柳绿,时时秀成。鹰击长空,活力无限;碧漫大地,秀丽无垠。而或长空电起,惊风撒神韵;远方雾来,烟雨画江南。山水无极,气象万千。看春秋淹城,千古流韵;动物世界,百兽争喧。红梅公园,朵朵倩耀;金坛茅山,峰峰锦传。恐龙城,犹闻恐龙嘶吼;太湖湾,常见涟漪缠绵。中华孝道园,孝道与景观并举;溧阳天目湖,山水同鸟兽同闲。青果巷,八桂溢雅;双桂坊,千秋拔尖。花市街,常见篦梁灯火;舣舟亭,犹闻东坡诗篇。美丽常州,锦绣无边。

彼百越舟东之会,三湖襟带之邦。南抱滆湖,北环长江。形胜甲于东南,富饶达于诸方。物华天宝,山辉水煌。常州梳篦,著于丝绸之路;留青竹刻,名于风雅大唐。乱针绣,天下赏。龙城三宝,盛誉四方。

今日常州,当年龙城。二千七百年古城建设,二千五百岁青史传承。底蕴丰厚,人文充盈。近代工业发祥地,现代装备制造城,银领摇篮,科教名城。承古韵,逢新生。追江赶海,揽日掠云。民营经济之头马,苏南模式之强军。一城齐头并进,百业共举同兴。梧桐茂而栖凤,坤德厚而驻心。水袖触云而舞,轻歌抚城以鸣。醉美江南,幸福龙城。

追风常州,遣怀龙城。古韵濡染,千年有底气;新风树成,万里当雄争。求变以致远,图强而兴城。

本期稿件除署名外由马浩剑、吴静、张戬伟采写,图片摄影:姚建国、姚建文、吾乐、韩波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无标题文档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