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变“庞氏骗局” “亚欧币”投资者梦碎
2017-07-14     □记者 夏冠男 涂超华 海口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一年时间,发展会员4.7万余人,涉及金额40.6亿元。海口市警方近日破获一起以网络虚拟货币“亚欧币”为名的特大网络传销案,涉及人数之多、金额巨大令人惊讶。

记者采访获悉,利用互联网传销平台经营,再召开推介会、论坛等来宣传其合法性和美好愿景,令大量投资者受骗。随着公司资金链濒临断裂,投资者“高返点、高收益”的美梦破碎。

“亚欧币”忽悠4万余人上当受骗

今年1月,海口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群众举报,海南跨亚欧网络竞技有限公司涉嫌利用网络进行经济犯罪,其经营的网络虚拟货币“亚欧币”属于典型的网络传销骗局。

海口市警方侦查发现,2016年4月,犯罪嫌疑人夏某荣在海口市工商局注册成立海南跨亚欧网络竞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跨亚欧公司”),以经营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的名义与刘某等人在海口市运营“亚欧币”项目。“亚欧币”实际为虚拟产品,夏某荣和刘某等人编制各种身份做虚假宣传,通过发展会员方式吸收会员资金。

经过警方调查,这个网络传销骗局的手法逐渐浮出水面。据了解,跨亚欧公司吸引会员通过“内盘”和“外盘”途径购买“亚欧币”。内盘的操作模式是,内盘会员的注册必须由代理商(上线)推荐且至少购买价值1万元的“亚欧币”。内盘会员购买“亚欧币”成功后即冻结所有亚欧币,250天才能解冻完毕,解冻后才能转到外盘提现或交易。内盘每10天固定涨价一次,会员以此获利。

外盘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提现内盘的“亚欧币”,内盘会员经外盘管理员审核通过后即可提现,同时外盘也兼备单独买卖、炒作“亚欧币”的功能。外盘市场价格不固定,跨亚欧公司通过人为操作来控制价格,总体价格呈上升趋势以吸引更多的人投资。

据警方统计,跨亚欧公司仅一年时间就在全国范围多个省市发展内、外盘会员4.7万余人,涉案金额40.6亿元。

传销团伙多手段“粉饰”不法身份

据警方介绍,跨亚欧公司的经营模式是典型的传销模式,其组织架构严密,分层级代理,最终收集的资金都转入了夏某荣等人的私人账户。

跨亚欧公司以“三级代理、三级分销”层级作为运营模式,其中省级代理提成30%,往下逐级递减3%,最低到10%。省级代理资格需缴纳1000万元市场保证金或完成业绩9000万元以上。

而“内盘”吸收资金方式则是由底层会员逐级将购买“亚欧币”的资金汇集到省级代理商账户,省级代理商将收集到的资金转账到由跨亚欧公司提供的夏某荣等的私人账户,跨亚欧公司安排人员核实后将返利和同等价值的“亚欧币”分别转入省级代理商账户,再由省级代理商根据会员购买情况逐级下拨,会员可通过取得返利资金和“亚欧币”解冻后卖出获利。

“亚欧币”为何能在短时间内让这么多投资者上当受骗?

首先是以“高返点、高收益”吸引会员投资。据海口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副支队长任健介绍,跨亚欧公司承诺,投资者购买“亚欧币”,将享有高额返点利润。例如,会员投资1万元,以涨幅0.05元为例,250天解冻完毕后,连本带息可达到2.25万元,净利润1.25万元。

其次是打着国资企业和业内专家旗号。海口警方通报称,跨亚欧公司声称有国资背景,创建投资平台可靠度高;犯罪嫌疑人刘某更是宣称自己是中国虚拟数字货币领域的专家。警察调查发现,这些“高大上”的标签其实都是犯罪嫌疑人捏造的。他们在其他省份也有过非法网络传销的“黑历史”。

第三是给投资者“洗脑”。据了解,跨亚欧公司在国内多个城市的豪华酒店召开了推介会和论坛,给投资者“洗脑”。各级代理还通过组建微信群,宣传其美好愿景,让不少个人投资者参与购买“亚欧币”。

警惕新型网络传销“裂变式”增长

任健表示,跨亚欧公司的这种非法经营行为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庞氏骗局”。这家公司通过注册成立公司披上合法外衣,再罩上“相关权威单位授权”的耀眼光环,但实际上只是靠不断发展会员收取会员资金维持运营,至案发前公司资金链濒临断裂。

据任健介绍,该案破获难度较大,海口市经侦、刑警、网警、特警支队及分局等多个单位200多名民警,同时在海南、北京、江苏、广东、四川、湖北等6省市实施抓捕,对全国范围内53个涉案账户进行冻结。目前,已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28人,其中19人已被检察机关批捕。

任健说,新型网络传销隐蔽性强,用电脑和手机就可以操作,犯罪嫌疑人分散在国内各地,案件收网时需同时到案,否则就会出现销毁证据的可能,因此这种犯罪行为需要平时加强各部门联动,保持高压监管和打击态势。

警方表示,新型网络传销涉案范围广,亟待工商、公安、金融等部门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和联动打击机制,把犯罪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防止其“裂变式”的增长态势,让更多人上当受骗。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