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法》实施月余 业内盼细则
2017-08-18     □记者 李保金 实习生 乔阳至子 何雨譞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自7月1日以来,首部《中医药法》实施已有一个多月。业内如何评价这部法律?该法对公立中医院、民间中医门诊部和中医诊所等不同中医医疗机构,产生了哪些影响?医疗机构对于未来的中医人才培养又有哪些看法?《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一些中医医疗机构。业内人士期待,相关部门能够通力配合,尽快出台配套细则,切实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壮大。

中医药生产力将获解放

“《中医药法》将解放中医药领域生产力。”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北京市非遗保护项目“程氏针灸”第四代传承人、大诚中医创始人程凯认为。

程凯认为,《中医药法》对于民间中医的身份以及师承教育方式的认定,对未来中医药从业人员队伍的壮大,以及民间经验的继承都是有益处的。同时,该法对医生的执业地点和地域给予更加开放性的政策支持,意味着未来医生可以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上发挥作用。除了放开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多点执业外,医术好、有能力和精力的医生也可以开办自己的诊所或医馆,而以前的规定是退休人员或离职人员等非在职人员才能开设医馆。

院内中药制剂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也被业内认为是《中医药法》的一大亮点。

据了解,在《中医药法》施行前,中医医院内的处方只能以单一的中药饮片的形式开给患者,让患者自行煎煮或医院代煎,剂型比较单一。要想制成丸散膏丹等成药的形式,按照国家的批号去申报新药并由有资质的药厂生产,不仅周期长投入成本也高。而按照《中医药法》的规定,院内制剂备案完毕后,医院即可委托有生产资格的药厂加工生产,并在院内使用。

公立中医院对院内制剂备案制期待颇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王耀献表示:“虽然《中医药法》在这方面给了医院更多自主性,但具体实施细则还没有出台,希望相关各部门通力配合,尽快出台配套细则。”

多点执业与诊所备案制下的挑战

“《中医药法》更深远的影响是,将带来中医医疗机构格局的变化。”王耀献认为。

记者了解到,从长远来看,“举办中医诊所由许可制改为备案制”,无疑将有利于中医药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但短期内,办医形式多样化,对民营诊所、门诊部、公立中医院的挑战也不可忽视。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郑昭瀛博士认为,虽然相关实施细则还没有出台,但可以预期的是,中医诊所设立的门槛将有所放宽。“《中医药法》对于中医诊所的放开,将催生大量诊所涌现。有情怀、有志向、有能力的中医大夫,将有更多施展拳脚的空间。”他说。

“一直以来,人才匮乏都是制约民间中医馆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无论是招聘有经验的医生还是自己培养医生,留人难都是摆在民间中医馆面前的大难题。由于《中医药法》对于民间中医的身份以及师承教育方式的认定,再加上对医生多点执业的‘阳光化’,使得民间中医馆的医生来源更加丰富,有利于民间中医馆的发展壮大。”程凯认为。

但竞争压力随之而来。“对于诊所经营者来说,本来就利润微薄甚至亏损的状态下竞争压力加大,无疑是雪上加霜,能否找到好的盈利模式才是成功的关键,否则如果诊所亏损,那就更谈不上发展和壮大了。”郑照瀛表示。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创办私人中医诊所,成本高昂,回报周期长,短时间内很难盈利,大约七八成都是亏损状态。除了诊所租金之外,诊桌、诊椅、沙发等设备购买,人员工资都是不少的开支,真正有患者前来看病,收取的诊疗费要给坐诊医生,药费加成也被取消,所以想要盈利并非易事。

相对而言,公立中医院面对的挑战更为直接。“首先,办医形式多样化,可能会分流公立医院的门诊量;其次,诊所备案制以及医师多点执业‘阳光化’后,在利益驱动下,可能会有更多优秀医生外面执业了,在职医生流动频繁,对公立医院的人事管理带来影响;再次,医生执业市场化以后,将对医院科研教学的影响,也值得高度关注。”王耀献表示,“公立中医院要积极调整转型,有效应对这些新的挑战。”

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应有效衔接

《中医药法》明确,“国家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支持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中医医师、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在执业、业务活动中带徒授业,传授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培养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

对此,王耀献认为,“《中医药法》对师承教育的认可,将极大地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未来人才的培养方式将发生一定变化。但必须明确的是,院校教育才是中医人才培养的主流,应鼓励在院校教育基础上开展师承教育,不应完全抛开院校教育谈师承。”

程凯也认为:“学院派中医确有他的长处,因为中医院校有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除了中医专业知识,还有医学伦理知识,西医的急救常识,传染病的知识,公共卫生知识等,这些在大学当中是必备的课程,能够使学生拥有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但是在民间师带徒的培养过程中,这些相对缺乏,学生可能只学到了一招鲜,只学会了解决一个问题,这既是他的优势也是他的劣势。”

“关键是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如何衔接。目前相关主管部门正在大力推进院校教育之后的师承教育,程氏针灸就按照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的要求,与河北省廊坊市中医院进行合作共建,逐渐摸索对在职医生的师承教育模式。”程凯表示。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说,非常看重应届毕业生的实践性技能,希望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此外,建议针对不同的人才类型,给予不同的培养模式,而不是‘一刀切’。例如,对于未来定位为门诊服务为主的针灸临床医生,建议医生的规范化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允许有一定规模、有技术特色和学术氛围、并且传承培训体系较完整的民间医疗机构承担。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实践性技能,又有利于民营机构进行人才培养和技能传承。”程凯补充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