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网
无锡:“工商基因”的传承与新生
2017-09-06     □蔡文煜 刘烈 来源:经济参考报

百年工商业名城,苏南乡镇企业发祥地,无锡曾经辉煌;经济“疲软”,GDP增速下滑,无锡近十年也经历过发展之“惑”。拐点出现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无锡深入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先人一步,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转机现,其势起。经历百年发展的无锡,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把握传承“工商基因”与产业强市、重振产业雄风的契合点,全力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从历史中汲取前行力量,无锡续写更为精彩的发展新篇章。

工商基因:从“传承”到“创新”

无锡,简称“锡”,古称新吴、梁溪、金匮,江苏省地级市,被誉为“太湖明珠”。无锡位于江苏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江南腹地,太湖流域。北倚长江,南滨太湖,东接苏州,西连常州,构成苏锡常都市圈,是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城市。京杭大运河从无锡穿过,作为中国大运河的一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就是郭沫若用来形容无锡太湖风景的。无锡是江南文明发源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末年。

六朝时,无锡治湖筑圩,水利设施大量兴建,农业耕作技术提高,商业贸易开始形成。大运河开通后,无锡河道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

明清时期,无锡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江南有名的米市、布码头。至清代中叶,无锡家庭棉织业年产土布300万匹,占全国棉布产量的6.7%。

无锡自古就是鱼米之乡,也是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近代以来,无锡大力兴办工商实业,产业发展成就令人瞩目,工业产值一度列上海、广州之后居全国第3位;改革开放初期,无锡乡镇企业在全国异军突起;新世纪以来,无锡经济国际化和城市现代化加速推进,体现了不同时期无锡人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和不懈追求。

历史上的无锡一直有重工恤商的传统。在这片热土上,涌现出众多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持久生命力的著名品牌,铸就“无锡制造”的金字招牌。无锡人清楚地知道:他们血液中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工商基因,这是锡城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品格。

在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看来,“无锡的工商基因成就了过去辉煌,也是当前无锡产业的根基所在,希望所在。”“无锡之所以涌现出众多的实业家,离不开千百年以来重工恤商精神的积淀和传承,这就是无锡充满发展动力和活力的基因编码。”

2015年以来,无锡市委、市政府着力于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力度空前的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无锡重振产业雄风,并非走老路,而是依托原有基础走出一条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发展新路。无锡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加快构建以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突出机械、纺织、电子信息等传统优势制造业领域,着力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绿色化改造、服务化延伸,努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智造强市”。

产业变革:从“制造”到“智造”

2017年春天,炙手可热的“共享经济”新贵、风靡全国的摩拜单车,让沉寂近10年的“无锡制造”重回大众视野。在1月国务院召开的座谈会上,面对李克强总理关于车辆制造的提问,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如此回答:“我们的制造基地在无锡,每天量产1.4万辆。”

摩拜只是无锡产业肌体“新生”的缩影。作为全国最早遭遇生态和资源瓶颈的工业城市,无锡曾引以为豪的产业经济在过去10年里遭遇“黄灯”。而自2015年无锡提出产业强市主导战略以来,短短一年多,“黄灯”变“绿灯”——全市工业总产值和利润同步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50%,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整体摆脱连续多年全省排位靠后的局面。

无锡市经信委副主任戴可为介绍,无锡从供给侧发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引领实体经济在转型升级中绘就一条更具内涵的增长曲线。

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无锡的优先选项。2016年,无锡成功举办世界物联网博览会,诞生了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3.4%,集成电路、光伏、环保装备制造产值位居全国城市首位,物联网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居全省第一。

在传承工商基因的务实奋进中,越来越多无锡企业正在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参与竞争,智能制造成为产业主攻方向。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投资7亿元建设轻量化车轮智能生产线,用工减少一半,人均劳动生产率提升一倍;被称为“华莱坞”的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由无锡最大的轧钢厂——雪浪轧钢厂转型而来。去年园区新注册影视企业283家,实现影视文化产业产值32亿元,同比增长39.13%;实现税收3.7亿元,同比增长51%,成为产业规模位列全国第5的“影都”……

(下转第六版)

无锡赋

□包松林

秀哉无锡,千年名邦。东临上海,西毗金陵,南屏浙皖,北接长江。太湖荣滋金匮,三万顷碧波奔眼底;惠山甲秀江南,七二座青峰入画中。天宝物华,沃野纵横贯吴会。地灵德懋,群贤荟蔚谱华章。

昔泰伯三让,避居梅里,断发文身,教化荆蛮。通伯渎而修水利,倡农耕以植蚕桑。复有范蠡,伴西施泛舟一叶,更延梁鸿,依孟光举案成双。李绅诗悯农,佳作稚童诵;霞客书游记,精品世代传。恺之仕女,悲鸿烈马,高子水居,福成巡洋。徐寿蘅芳,领科技之先河,荣家昆仲,开实业之繁昌。电机说巨擘,毓秀允当之,告别铅与火,王选激电光。教授之乡,冶方笑论经济;院士之埠,暮桥问鼎市场。一代钟书,四海流芳。二泉映月,民乐领行。泥人紫砂,文化典藏。锡剧锡绣,声色外扬。论道讲学,事事关心东林院;筑城击倭,岁岁奉祠西水墩。俊彦趋之,星河泱泱。历史名城,璀璨可彰。

水柔山秀,佳绝纷呈。胜地之胜,何谓之耶?上鼋渚,观初春,满湖帆影千樯雾,一谷飞樱万树云。鹿顶迎晖,万千景明,宝界双虹,三岛流黛,四面绿岭,五湖数珍。步蠡园,品夏意,莲荷涤翠,鱼戏纷争。登春秋阁,踱千步廊,转涵碧楼,憩四季亭,山横中犊,长广溪平,几粒青螺浮玉镜;风卷珠帘,霞飞画栋,数行白鹭协管笙。游寄畅,赏秋景,凤谷行窝里,枫叶流丹时。满园佳色,龙光塔邻。竹炉山房,一圣品茗卧云石,碧山吟社,十老作诗涧春申。至梅园,问冬韵,四周山色,香雪有亭,挂一弯斜月,观千树梅花。粟帛天下,湖山主人。山水固出自然,人文偏图拓新,灵山大佛,紫气升腾,梵宫金碧,惊殊绝伦。美哉无锡,天地英华为钟毓,山川媚秀之聚凝。

民族工商,抱负厚重。荣薛唐杨,家族并隆。丝帛布粮,实业贯通。散财乡梓,造福叟童。续看改革初始,乡镇工业,突起如峰。东港生红豆,宜兴出远东。江阴板块,上市经营,全国第一,辐射推崇。苏南模式集,美誉天下弘。对外开放,合资独资,集成电路,业内为峰。筑巢引凤,世界五百强纷至沓来;服务至上,跨国公司竞相蜂拥。民资外资合力,经济交融,创新创业,果实硕丰。

时交十三五,太湖万象新。科学发展,大智谋略,执政为民,使命在肩。十桥飞架,百舸争流。太湖大道,通衢飞驰,地铁竣工,遁地畅通。太湖新城,日异月殊,金融商务,人居品质。富民为优,大走访听心声,开方把脉,幼儿求学不再难,鳏寡医疗得保障,居者有屋消愁怨,百姓甘甜。产业强市,转型为重,物联世界,共创未来。世界物联网博览会聚全球行业巨头,高峰论坛,新品展示,生活应用,智慧城市。神威之光超算十亿亿,世界第一,业界闻之兴叹;蛟龙载人深潜七千米,再破纪录,五洋捉鳖成真。政府改革,简政放权,设行政审批局苏南第一;服务企业,公平透明,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全省示范。

党委统力,上下协同,依法行政,高效廉洁。老城区合一,耀梁溪之光,新吴区拓进,领经济龙头。文明城市,固基出新,长效机制,宣传鼎力。生态为重,太湖治理,化工整治,节能减排。湿地连片,百鸟复鸣,蠡湖碧波,百姓福祉。无锡马拉松,最美赛地,环湖自行车,文体昌昌。全球锡商大会,助力桑梓,少小离家,故里深情。科技进步,人才高地,产学研结合,纳清华之谋;高精尖引智,加全球之盟,挟传统之底蕴,振苏南之中坚,汇大中华复兴之潮,勇长三角崛起之势。滚石上坡,负重奋进,风云际会,征途力攀。百业荣,城乡旺,小康奔。

噫吁兮!抚今而追异,沐风雨而神秀,历沧桑而延丰。崇德务实,无虚浮之气,创新融合,有致远之举。身逢盛世,鼓以歌之,不忘初心,沧溟长空。洒湖山长卷,鼓帆千舟破浪过;撷日月光辉,千年跨越正龙翔。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无标题文档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