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审:萨拉乌苏河畔的千古诵歌
2017-10-18 来源:经济参考报

乌审的历史,溯源于一颗古人类的牙齿。

二十世纪20年代,在乌审旗大沟湾萨拉乌苏河谷,“鄂尔多斯人牙齿”的发现,宣告了“鄂尔多斯人(河套人)”的问世。这为中国乃至亚洲人类学研究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从洪荒深处缓缓走来,乌审一路留下璀璨珠贝。

萨拉乌苏文化在这里起源,中国最大的沙漠大峡谷——萨拉乌苏河沙漠大峡谷,亦绵延于此;

萨冈彻辰、贺希格巴图等文学巨匠在这里著书立说,留下了《蒙古源流》等不朽巨著;

这里聚居着蒙古族诸多姓氏,有着草原地区最早的汉族移民,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交融共存;

这里也是16世纪末藏传佛教首先传入蒙古地区的桥头堡;

时代突飞猛进,这里的蒙古族执着于传统守护,是一座流动的民族生活博物馆;

这里有曾闻名全国的“牧区大寨”,有写进中国生态保护历史的毛乌素治沙传奇;

这里有先天的富庶:天然气储量近亿万立方米,是世界级整装气田的主产区,有人把它比作鄂尔多斯高原这个“大水盆”的“盆底”,意为水资源最富集的地方;

这里又是文化的沃土,“中国苏力德文化之乡”、“中国蒙古族敖包文化之乡”、“中国鄂尔多斯歌舞之乡”和“中国马头琴文化之都”,都是她胸襟上的徽章……

传统的坚守,现代的发展,民族的融合,在这里有着最突出、最鲜明的体现。

站在这片汇聚了漫长岁月、动人传说、感人传奇、厚重情感的土地上,一切只能娓娓道来。

“鄂尔多斯(河套)人”的发现

乌审,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南部、毛乌素沙地腹部,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靖边县、横山县等地毗邻,处于内蒙、陕、宁经济发展金三角地带。因位于内蒙古的最南端,是内蒙古南下北进的重要通道,亦被称为内蒙古的“南大门”。

在乌审的南端,萨拉乌苏则孕育了灿烂的鄂尔多斯文明。

萨拉乌苏,蒙古语意为“黄色的水”,可知河水终年浑黄;河两岸长满了摇曳多姿的红柳,人们也称这条河为“红柳河”。

萨拉乌苏河源于陕西西北定边县境内,流经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乌审旗,然后从巴图湾村东折流入陕北境内,与响水河汇合后,向东南方向流入黄河的支流无定河。在地层松散的毛乌素沙漠上,冲刷出一条宽阔幽深的“U”字形河谷,这便是萨拉乌苏大峡谷,萨拉乌苏文化遗址产生于此。

1922年,法国古生物专家桑志华和德日进,在当地蒙古族人旺楚克的引领下,发现了这处遗址,并于次年发现了一枚幼儿的门齿化石。经加拿大人步达生研究,定名为“ordos tooth”(鄂尔多斯人牙齿)。

这颗牙齿,为中国乃至亚洲古人类学研究开启了一个新时代:这是中国境内发现的第一件有准确出土地点和地层纪录的人类化石,也是中国第一批有可靠年代学依据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存。

二十世纪40年代,我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将其译作“河套人”,并称这一旧石器时代文化为“河套文化”。

二十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我国考古学者继续对这一地区进行考察,相继又有许多新的发现,最后将这一文化遗址定名为“萨拉乌苏文化”。

在2003年底召开的“河套人”发现80周年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慰文先生提出,把“河套人”正名为最初命名的“鄂尔多斯人”,考虑到人们的接受过程以及因正名而可能引起的困惑,可以称为“鄂尔多斯(河套)人”。

据最新研究成果,“鄂尔多斯人(河套人)”生活的年代应为距今7万至14万年,是到目前为止,我国乃至亚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晚期智人化石之一。

2013年,萨拉乌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国家发改委立项,2014年被列入国家第二批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萨拉乌苏文化遗址申遗工作也在进行中。

绿色文化到绿色经济的蝶变

乌审为蒙古语“乌拉西”一词源生而成,汉语意为用网套的人。可见,历史上乌审草原水草丰美,是“临广泽而带清流”的富庶之地。

据地方志记载,乌审在秦朝即为上郡辖地,以后历朝历代均有行政区划,1912年改称乌审旗,旗名来自当地的乌审部落名。

乌审草原上,赫连勃勃的大夏王朝仅维持19年,就被北魏所灭。而他历经6年修建的国都统万城历经1600多年,只剩断壁残垣。想当年,曾经“高隅隐日,崇墉际云,石郭天池,周绵千里”、城里“华林灵沼,重台秘室,通房连阁,驰道苑园”的景象,如今,却是“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

历朝历代的烽火狼烟,慢慢将这里变成了荒漠。漫漫黄沙吹老了岁月,吹散了企盼。

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出门一片白沙梁,一家几只黑山羊,穿的是烂皮袄,住的是‘崩崩’房”,是当时乌审的真实写照。

乌审召位于毛乌素沙漠东北部,总面积1600多平方公里(约合250万亩),流动沙丘占54%,可利用牧地仅占1/3,而且被大小沙丘分割成零星小片牧场。植被稀疏、牧草不佳,经常遭受风、沙、旱、涝、寄生虫、醉马草六大自然灾害的轮番袭击,造成病多与草缺。

1958年,在社队领导包荣和宝日勒岱的带领下,乌审召人治沙、修渠、围建草库伦、打井整地、植树种草。

1965年12月2日,《人民日报》整版刊发《牧区“大寨”——记乌审召公社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革命道路》的文章,赞誉这里是“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一面旗帜”。

“牧区大寨”乌审召自此扬名。陈毅元帅来了,留下四句诗:“治沙种草获胜利,牧业农业大向前,马里贵宾来参观,乌审召美名天下传!”

52年过去了,昔日只有不到百棵老榆树的乌审召,经过几辈人的努力,已是千峰翠色,绿满家园。

内蒙古作家肖亦农在《毛乌素绿色传奇》里写道:“你只有融入毛乌素沙漠之中,亲耳聆听了毛乌素沙漠从远古走向现代的铿锵律动,亲眼目睹了一座座沙漠悄然消失,你才会懂得什么叫心灵的震撼;当你扑下身子追索感受毛乌素沙漠这份变化,你才会知道是十万乌审儿女用生命、汗水、智慧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卓越的创造力,还有渴求现代美好生活的激情,共同书写了毛乌素沙漠的绿色传奇。”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许多人眼中乌审是这样的风光,但一批新兴工业项目的迅速崛起,彰显了乌审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风采。

乌审资源富庶:天然气储量近亿万立方米,是世界级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的主产区;煤炭远景储量500亿吨以上,煤气热量相当于160亿吨石油。

有人把它比作鄂尔多斯高原这个“大水盆”的“盆底”,是水资源最富集的地方。这里是水电相济之地,是煤气共生的故乡,这里独具发展绿色生态工业的先天优势。

从标准化养殖小区到生态工业园区,从世界级整装气田到即将建成的煤炭深加工国家级示范项目,乌审旗正在演绎着绿色文化与绿色经济的生态进行曲——“绿色乌审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乌审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延长资源型产业链,壮大新型煤化工、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经济”,打造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新产业体系。

“过去我们抓住了资源开发的机遇,今后我们要做资源型经济创新发展的引领者。”乌审旗旗委书记吉日嘎拉图说。

乌审旗图克工业园内的中天合创煤炭深加工国家级示范项目,总投资590多亿元,设计年产137万吨烯烃(聚乙烯、聚丙烯),2016年底首条生产线投产,今年将全面建成。

“产品市场看好,近期已涨到1万多元/吨。”该项目总经理张西国说,公司每年可转化煤炭800万吨,年产值约150亿元。

十多年来,中石油、中石化、中煤、神华等国际国内500强企业和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相继进驻乌审旗。以真金白银的落地续写乌审旗独特、持久的吸引力。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乌审旗人永远怀揣着绿色的浪漫。为了让绿色的乌审草原不产生工业污染,乌审旗秉持着“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整体经济‘大循环’”的理念,提出打造“西部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使产业链间实现了废物交换、清洁生产,形成了产业间的代谢与共生,构筑起了类似自然生态食物链条的工业生态系统。(下转第六版)

(本期稿件除署名外,均由毛丫采写)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