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菜”浓缩文化基因
2017-11-22 来源:经济参考报

“菜以城传世,城以菜扬名。”河海交汇,让营口身处渤海湾,又鲜明地区别于其他城市。营口素以“三水”之乡著称,盛产水果、水稻、水产品。大鲁子鱼、河刀鱼、鲅鱼、大头宝、简扣鱼、鳞鲫鱼、海鲇鱼等等,都是营口这片海域独有的。营口特产的虾、蟹、贝类更是不胜枚举,品类多达数十种。海鲜之外,营口的驴肉、羊肉、野猪肉和山野菜也是各具特色。丰富的地产资源,提供了营口菜自成一体的物质条件。

多年前,营口就提出了“营菜”的概念,将弘扬本地饮食文化作为增强文化自信的着力点。“营菜”已经成为提升营口知名度、美誉度的一张城市名片。

独特的自然地理禀赋,为浩瀚河海间的渔业文明、辽阔平原上的农业文明和山林旷野里的牧业文明,从饮食文化上互相融合,奠定了“营菜”广博的胸襟。营口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朝鲜族等不同民族餐饮文化的汇聚,让营口的地方餐饮文化基因里,有着融合多元文化的传统。1861年营口开埠,成为东北第一个对外通商口岸后,商业繁荣,有“关外上海”的美誉,国内外,中国南北方、关内外各种餐饮文化在营口这个水陆码头汇聚融合,成为一个八方美食文化的聚集地。上世纪初,以晋菜为主的“杏花楼”和以鲁菜为主的“汇海楼”,都曾经是驰名东北的酒楼,营口人的记忆里还有一家汇聚多种国外饮食文化、融合地方食材的“六国饭店”,也曾见证了中西方美食文化融合。

“营菜”是营口人的一笔无形财富,它不仅是一个概念,而是浓缩了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和品牌内涵的一个文化集成。营口历史学会顾问于阜民说,营口的饮食文化浓缩了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营口文化基因。

古色古香的茶盘,海藻榨汁装入茶碗,8只本地品质上乘的海参浸入其中;用营口传统面塑技艺捏制出金橘树下一老者静心读书……这道色、香、味、意、形兼备的“绿澡养生辽参”出自年轻厨师杜某之手。36岁的他是陕西西安人,走南闯北的职业经历让他对全国多个城市的饮食文化有着不一样的感悟,营口是他工作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印象最好的城市。将茶文化融入海鲜菜品之中,用面塑刻画出恬淡的意境,他说,这是他对营口开放融合的理解,营口人热情而有内涵,他们懂得审美,追求雅致的生活品味。

正如这位年轻厨师所言,营口的饮食文化中蕴含着开放融合。营口的饮食文化中“鲜”是最能体现海的味道。营口人将“鲜”与“先”完美融合,创意出一道道风味浓郁的美食。鲅鱼,学名马鲛,源自于传说,营口有一处地名叫鲅鱼圈。鲅鱼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营口人对鲅鱼的食用也颇有创意,高压鲅鱼头、鲛龙摆尾、琉璃鱼腩丝、野菜鲅鱼酥、鲅鱼馅饺子……融汇了鲁菜、粤菜、宫廷菜的制作手法,十几道取材鲅鱼不同部位的海鲜宴呈现在眼前。

营口人将穴居于河口的泥滩或通海河流的泥岸上的天津后蟹(学名)称之为“骚夹子”。营口人善于吃三种螃蟹,河蟹、海蟹和河海交界处的“骚夹子”。与生俱来的鲜美味道,腌制、炸酱或是制作成蟹膏、蟹冻,营口的厨师能将其烹制出十几道菜肴,但营口人最钟爱的吃法还是将其捣碎做出来的“骚夹子豆腐”。同样为了食“鲜”,营口本地的渔民要在每天凌晨涨大潮前将船驶出码头,到辽河口附近海域进行捕捞作业,待到午后满潮时再将船驶回渔港,收获的鱼、虾、蟹直接卖给等候在码头上的商贩,他们将这种捕鱼方式称之为“赶潮”。会吃海鲜的营口人也会“赶潮”,他们能根据潮水涨落判断出渔船返港的时间,准时来到渡口边上的集市采购新鲜“海货”。

夏季是“营菜”品种最丰富的季节。营口人吃海鲜以生卤为特色,生吃螃蟹活吃虾,贝壳类海鲜也大多可以生卤着吃。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生卤虾爬子,是“营菜”的头牌菜。

在美食上“敢为人鲜”,在发展上“敢为人先”,是一种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决定了这座城市的品格。众所周知,中国的各大菜系都是以省为名,能够以一个城市作为菜系的,寥寥无几。营口作为一个北方沿海开放城市,以地名的字头命名菜系,作为城市文化符号亮相,挖掘餐饮文化底蕴,创造出一个名字响亮的菜系品牌,正是在充分证明这座城市的气魄和胸襟。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