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 海外订单纷至沓来
2018-01-09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三一重工的智能制造生产车间,泵车生产线干净明亮,工人正熟练又紧张地进行着不同工序。公司副总经理陈静说,自2017年开春起,公司生产线24小时不断运转,依然无法满足订单需求,来自马来西亚、缅甸等几十个国家海外订单的工期已排到2017年年底。

受国内基建步伐放缓、外部环境和宏观政策等影响,2013年起,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发展增速放缓,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全行业企业数减少了近一半。”陈静说,从2016年下半年以来企业经营总体趋稳,2017年趋势更加向好。

“几年都在亏损线上挣扎,2017年好了。”福建黑金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阙小鸿说,公司2016年开始研发整体智能生产线。“2017年上半年,订单排到了10月份,不打款的客户就得往后排,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出现”。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正处于“高原爬坡”阶段,虽然短期面临不小下行压力,但依托新技术创新,2017年来市场行情好转明显。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1.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12.2%和32.2%。

依托技术提升,扩展海外产能已经成为本土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转型的重要手段,海外订单纷至沓来。

数月前,美国纽约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之间的伊斯特河上,10艘配装潍柴博杜安发动机的城市客运船成为连接两城的主要运输工具。此前,博杜安是一家法国公司,经潍柴并购后,开发了适合美国市场的发动机。

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向记者历数企业面临的各种挑战与困难,如需求不振、外汇波动加剧……但在遭遇压力的同时,公司咬紧牙关加大科研投入,每年的研发投入占比均超过5%,研发体系从一个只有五六十人的企业技术部,拓展为拥有三千多名研发人员的技术平台。受益于海外市场,潍柴集团2017年上半年销售发动机30万台,同比增长50%。

我国制造企业海外布局的动机更加多元。除了劳动力成本,动因还包括靠近消费市场、靠近技术研发中心等。

山推股份公司总经理李殿和说,公司赴美国、欧洲等发达地区投资,“原因是靠近发达国家市场,同时美欧技术比国内技术发展更系统,便于靠近技术研发中心”。受益于海外布局,公司产品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统筹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国内产能和海外产能可逐渐形成‘高低搭配’的态势,推动国内制造业向‘微笑曲线’两端转移的新格局。”福建社科院副院长黎昕说。

业内建议,未来有待继续提高企业海外布局积极性。一些企业家表示,中国制造要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就要参与国际竞争,开门搞研发、拼市场,在参与世界竞争中完善我国装备制造业体系。

黎昕等人建议,提高企业海外布局的积极性,一是继续完善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制度,减少核准环节与范围。二是建立健全财税、金融、法律等中介机构和配套政策。同时,在海外专利申请上给予资金方面的政策扶持,建立健全专利海外布局后的维权援助机制。

与此同时,站在地方政府的视角,相关部门也应主动作为,尊重产业发展规律,特别是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据记者了解,有多家大型制造业企业反映,一些地方政府想方设法阻碍企业转移低端产能至中西部地区和东南亚国家,影响企业正常发展。

浙江省经信委产业处处长苗文斌说,经济发展是动态演化过程,传统制造业技术相对成熟,市场需求、技术和商业模式稳定,其发展历史规律就是转移至“成本洼地”,大致形成了“欧洲—美国—韩日—中国—东南亚”的转移脉络,地方政府对此要遵循规律,理性看待产业转移。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