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苗寨的脱贫路
2018-02-01     □记者 钟泉盛 南宁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颁发股权证的那天,党英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宰了一头山羊聚餐庆祝。随着羊汤的香味在屋内弥漫,社员们一边吃,一边畅谈着美好的未来。

这个成立不久的合作社位于中国广西、贵州两省(区)交界处的融水县杆洞乡党鸠村乌英屯,距离县城有五六个小时的车程,是全县最为偏远的山区村屯之一。屯里一共140多户人家,其中贵州户籍的家庭约有40户。

2003年左右,经过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乌英屯每家每户都用上了稳定的电;2015年前后,一条水泥路从党鸠村部修到乌英屯,让这个独具魅力的苗寨与外界有了更为紧密的联系。

即便基础设施有了明显的改善,这里的许多苗族群众仍然沿袭着近乎“原始”的生活方式:每家每户的吊脚木楼依山而建,各类物资的运送主要靠肩挑马驮,大多数家庭零星散养着几只山羊、香猪和鸡鸭。有的农妇白天用扁担挑着两三只土鸭到河边放养,到了傍晚再把鸭子挑回家。

长期以来,缺资金、缺技术一直是制约当地苗族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

随着新一轮脱贫攻坚战在中国各地全面铺开,这些祖祖辈辈以自给自足方式生存的苗族群众,有望通过未来几年的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过上小康生活。

2017年5月,中国住建部将乌英屯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并在此后陆续投入1000万元资金,对这个传统苗寨开展传统建筑风貌改造和公共基础设施改善。

记者近日在乌英屯采访时看到,当地许多苗族群众正忙着给自家的吊脚木楼改厨、改厕、改圈,有的则是在政府危旧房改造资金的扶持下兴建新房。修葺一新的亮黄色木楼与周边久经风雨的暗黑色木楼互相映衬,形成一道充满人文气息的亮丽风景线。

在努力改善乌英屯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当地政府依托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另一方面,政府积极引导贫困户通过财政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希望通过产业带动拔除穷根。

王劲是广西柳州市鱼峰区派驻党鸠村扶贫工作队队员。2017年,在王劲和同事们的积极推动下,乌英屯20多户贫困户组成了党英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由一家专业培育种植亚热带中高端水果的企业全程指导种植和保价回收。村寨周边曾经丢荒的山地很快种上了百香果树苗。到2018年8月,这些百香果树将陆续进入挂果期。

“这种‘满天星’百香果比起市面上一般的百香果,个头更大,味道也更好,市场价格可达到20元一公斤。我们计划引导合作社再种植200多亩百香果,到时候仅凭借百香果一项的收入,每户贫困户一年就能分到1万多元。”负责指导合作社种植的广西若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惠荣说,在获得股权证书那天,参与种植百香果树苗的社员每人获得了一千至三千元不等的工钱。

“除了百香果,我们还引导村民们种植春橙和夏枣。这样一来,外面的游客到乌英屯来,不仅可以体验苗家风情,还能赏花摘果。”杆洞乡副乡长杨丽丹说,“我们希望尽早将乌英屯到贵州从江县城的道路修通,届时乌英到从江站只有一小时左右车程,可以纳入贵广高铁旅游圈了。”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