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九溪:挖掘传统文化 助推乡村振兴
2018-02-09     □记者 罗羽 蒋成 贵阳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蓝青色的布料铺满桌面,63岁的张世福手中拿着一把剪刀,麻利地裁剪着。在中国农历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他正在自己的工作间赶制衣服,以备销售。

张世福所居住的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九溪村,被誉为屯堡第一村,全村有18个村民组、1605户、5729人。600多年前,明朝为平定及稳定南方,先后实施“调北征南”和“调北填南”,数十万的军、民、商陆续屯集在以安顺为核心的贵州,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军屯、民屯、商屯等的安顺屯堡文化。

张世福赶制的衣服,正是从600多年前的汉阳凤装,到如今从汉阳凤装上延续600多年的屯堡服饰,他个人一年要制作大约600多件,销往刘官屯、杨关屯、旧州、二铺等各地屯堡村寨。

“屯堡服饰、屯堡建筑和屯堡地戏是传统屯堡文化的三大元素。”张世福说,近些年来,伴随着中国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屯堡文化越发流行,尤其是春节期间,农村万家归巢,村庄热闹,平日里他除了制作衣服外,还要出去跳地戏,变得十分忙碌。

传统文化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力量。九溪村村主任黄治庚表示,屯堡服饰的逐年热销只是九溪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方面,九溪村富集了传统屯堡文化最为鲜明的三大元素,这里的屯堡建筑和屯堡地戏也传承、保护得很好。

“石头的路、石头的瓦、石头的房、石头的城墙……屯堡建筑最独特之处几乎都是取材于石头。”黄治庚说,九溪全村有传统屯堡建筑300至400栋,其中集中连片的大约有200至300栋。这些建筑兼具传统的军事和居住功能,布局周密,其上雕绘有各种图案,极具历史和文化价值。

行走在村里,人们不仅可以通过这些石头建筑真切感受600多年前明朝古建筑的风貌,还能看到常年延续下来的习惯每天穿着传统屯堡服饰的屯堡人所呈现出来的独特生活场景,在这里人与房与传统文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乡村魅力也在无形中得以增加。

正是得益于独特的传统屯堡文化的积淀,九溪村于2017年申请获批成为中国国家3A级旅游景区,前来村里游玩的游客突破了3万人次。很多村民通过经营民宿、餐饮,在家门口逐步走上了转产创业就业的道路,2017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390元。

“九溪走的路子说明,推动乡村振兴必须立足于挖掘自身特色,尤其是传统文化等独有的特色,同时还需发挥本村村民的参与性和主动性。”黄治庚表示,以地戏为例,九溪一直以来充分发挥本村人的主动性,建立了屯堡地区最多的7支地戏队,包括唯一的一支少儿地戏队,队员有100多人。村里的地戏还跳出了国门,去到了韩国、新加坡等地,获得了不少奖项。

32岁的顾健是推广地戏文化的九溪人,秉持着对传统屯堡文化的热爱,他从2012年开始就不遗余力地推动地戏文化进校园,让屯堡地戏从九溪小学一路走入安顺实验小学、安顺民族中学、安顺学院以及贵阳商学院。

“对传统文化较好的传承和保护让九溪得以以文化的名义打造成为旅游景区,推动经济和文化的双重繁荣,乡村振兴也有了出路。”顾健说,下一步,九溪将依托旅游景区这个载体,传承保护好传统屯堡建筑和屯堡地戏,让屯堡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发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