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发动“候鸟人才”参与城市建设
2018-03-08     □记者 李金红 海口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持续推进,前往海南季节性休养生活的“候鸟人群”日渐壮大,其中不断涌入的优秀人才正在成为海南的人才资源。求贤若渴的海南不断出台措施,发动“候鸟人才”参与城市建设。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海南出台了多部积极挖掘“候鸟人才”的办法意见。2014年,海南省委常委会通过《海南省柔性引进人才暂行办法》,明确“候鸟人才”引进范畴,通过多种形式鼓励旅居海南休养度假的“候鸟人才”为海南发展服务;2017年2月,海南省出台《关于充分发挥“候鸟型”人才作用的意见》,明确了候鸟型高层次人才及科技创新团队在服务期间的优惠政策,为“候鸟人才”做好相关保障工作。

海南省政协的调研报告显示,“候鸟人才”不仅具有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还有影响力、人脉资源、项目资源等无形资产,能够创造很大的价值,将“候鸟人才”资源整合起来,能发挥“1+1>2”的效果。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王松霈,被誉为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开拓者、奠基人,如今已是90岁高龄。退休后,他受海南省发改委的邀请,长期入住海南岛中部地区五指山市某宾馆,坚持开展科研工作,致力于推广和发展生态经济学,充分发挥智力支撑作用。

从“候鸟”到“留鸟”,王松霈也遇到了一些难题:一是根据目前的政策规定,他自行申请课题存在较大难度,导致科研经费使用不便,自主性不够;二是没有配备必要的科研助理,科研效率受影响,亟须跟相关的科研平台对接。

记者了解到,目前适合“候鸟人才”发挥作用的载体和平台较少,能够与高层次“候鸟人才”对接的项目、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等不足,全方位多层次联系、服务不同层次“候鸟人才”的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造成人才发挥能力空间小。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