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网
省级平台今年实现全覆盖 地市级平台建设年内启动
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即将推广
2018-05-31     □记者 孙韶华 梁倩 实习生 左翰嫡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我国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正在加速推进。《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业内获悉,在前期肉菜、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2017年开启山东等四地示范的基础上,今年将在全国范围推广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目前,试点示范地区正在梳理总结经验和案例,相关部门正在准备示范地区评估验收工作。今年年底前我国重要产品追溯管理省级平台有望实现全覆盖,同时地市级重要产品追溯平台建设也将启动。

追溯体系建设是采集记录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一直被业内视作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和公共安全的有效手段,也是促消费,稳增长、推进供给侧改革、实现内贸流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2016年1月,国务院印发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农业生产资料、特种设备、危险品、稀土产品等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重点推进的七大类产品,提出到2020年,追溯体系建设的规划标准体系得到完善,全国追溯数据统一共享交换机制基本形成等目标。随后,当年7月,商务部、财政部在山东、上海、宁夏、厦门四地开启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示范。

示范的成效已初步显现。例如,目前北京市已经实现猪肉流通追溯在9家屠宰企业、6家批发市场、680家大中型连锁超市、54家专卖店、980家餐饮门店等的全覆盖。厦门市目前已将全市3.76万家经营主体的23.82万种食品、73家农业合作社393种农产品全部纳入追溯体系,基本实现全市食品安全追溯监管全覆盖。此外,厦门市酒类追溯子系统和食品药品追溯子系统均已上线试运行。

“通过重要产品追溯体系示范项目建设,提高了消费者对于可追溯产品品牌的信任,同时,起到了对上下游环节的监督管理作用,促进近20000家供应商、基地加入到追溯系统中。”上海市商务委有关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例如,盒马鲜生追溯覆盖2000多家供应商、麦德龙追溯系统覆盖400多家供应商,西郊国际和上农批两大批发市场带动100多家上海市外延和主供应蔬菜生产基地开展追溯系统建设。

事实上,各地追溯体系建设早已加速。例如,河南济源出台《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方案》指出,以落实企业追溯主体责任为基础,分类分级推进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等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石家庄下发《2018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指出将于11月底实现食用农产品快速溯源。

还有一些地方将供应链的追溯体系建设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例如,国家级贫困县四川南江县在2017年年初启动了以丹参为主的中药材追溯体系建设。通过“公司+专合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和重点帮扶贫困户种植面积达4000余亩,构建了从贫困地区产品生产源头到流通与消费的信息化追溯链条,形成产品全程全生命周期的品控监管机制与一体化销售网络,既通过甄选优质中药材品种提升产品质量,又建立起扶贫长期举措帮助扶贫地区建设产业规模,实现提质增效。(下转第三版)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无标题文档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