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税不降价 抗癌药“滞后效应”影响患者获得感
2018-07-06     □记者 陈聪 王宾 田晓航 综合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国务院采取进口抗癌药零关税等一系列措施,消除流通环节不合理加价。抗癌药新规自5月1日实施,落地效果如何?能否满足患者用药期待?记者展开调查。

5月1日起,我国以暂定税率方式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为零。记者调研发现,零关税新规的市场反应却出现“滞后效应”。

记者从辽宁省一所三甲医院肿瘤内科了解到,自5月1日至现在,贝伐珠单抗等临床使用的主要进口抗癌药价格未下降。据了解,该院贝伐珠单抗售价为每瓶1998元,从5月1日到现在价格没有变化。该院肿瘤内科医生对记者表示,该药在去年9月份已经有过一次降价。降价前,该药单瓶售价是5200元。

记者从上海罗氏制药了解到,近期需求激增的乳腺癌用药赫赛汀在抗癌药零关税新政策落地后也尚未降价。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肿瘤内科主治医师冉然对记者说,目前使用赫赛汀、拉帕替尼等进口药的患者尚未感受到关税政策对药价的影响。

为何零关税新规的“反射弧”还没有传导到终端?中国药科大学国家药物政策与医药产业经济研究中心项目研究员颜建周说,终端药价变化“慢半拍”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比如在今年5月1日前,国内市场中已经库存了一定量的进口抗癌药品,这部分药品并没有受到降税政策的影响,价格会与之前保持一致。而且,这部分药品库存销售完毕仍需一定周期,因此,在短期内价格没有观察到明显变化。

颜建周同时指出,药品价格受多方因素影响,如研发和生产成本、原辅材料价格、市场供求关系、市场竞争环境、同类竞争产品定价等,在降税政策出台后,企业会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决定药品的市场价格。此外,药品集中采购和医保支付标准也未到调整周期。

“我国正在加快高质量仿制药研发和上市。目前,国内化疗药质量疗效和安全性已渐接近国际水平,但大部分靶向抗癌药依赖进口。”北京朝阳医院总药剂师刘丽宏说,国内靶向抗癌药市场面临加快满足百姓优质、高效用药需求的挑战。

面对巨大的需求,中国抗癌药物市场正以每年百亿元的增速高速扩张,而在政策支持下,进口抗癌药迎来爆发式增长,会否进一步挤占国产药的生存空间?国产药如何能让患者有更多便利优价的选择?

专家指出,老百姓要真正用上更便宜的抗癌药,必须鼓励国产抗癌药的创新和研发,在市场上形成与独家进口药的竞争。也就是说,需要有在质量和疗效上都能和进口抗癌药媲美的国产抗癌药,尤其是国产创新药。

目前,虽然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盐酸安罗替尼胶囊等一批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已经通过“绿色通道”上市,或进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但解决国内抗癌创新药缺位之“痛”仍然任重道远。

颜建周建议,国家进一步完善医药产业政策环境,提高我国创新药物和高品质仿制药的研发、生产能力,从根本上提高药品可及性,在实现对部分进口抗癌药临床替代的同时,缓解进口药短缺的困境,减轻居民就医负担。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