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侵略”帽子美国自己戴更合适
2018-07-13     □周武英 来源:经济参考报

美国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不久前发表《中国的经济侵略威胁美国及世界的技术和知识产权》报告,为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进行辩护。“经济侵略”的说法并非出自纳瓦罗,纳瓦罗只是做了美国政府此前发表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传声筒,但这更明确地折射出美国政府强烈的贸易保护主义思维。

按照美国政府的逻辑,中国是“非市场经济”,通过政府对产业的大量补贴进行不公平的竞争,而美国是按自由贸易规则行事的“市场经济”。我们不妨看看美国的波音公司和美国的农业。

从历史上看,这家全球航空航天巨头也难逃接收大量国家补贴的嫌疑。空客与波音旷日持久的国际补贴争端案至今未了,欧盟指责波音受益于美国政府提供的研究经费,美国政府为波音公司提供了大量隐性补贴。有趣的是,中国是美国飞机的第一大出口市场,美国有没有对中国实施“经济侵略”?

再看农业。本世纪初,美国新农业法的出台和农业财政预算,都显示美国开始背离上世纪90年代的自由农业法,重新开始加强农业补贴政策。美国的农业补贴主要包括价格支持和收入政策,农产品储备、出口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服务等。美国的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等主要产品出口都能享受到出口补贴,使其得以在国际市场上以优势价格获取市场份额。这一事实难道不刚好符合美国自身所谓“经济侵略”的标准吗?

传统制造业方面,从奥巴马政府到特朗普政府,美国也处心积虑让“空心化”的制造业回流本国。特朗普还指责奥巴马对本国制造业保护不够,为此还要求美国公司将工厂搬回美国,甚至亲自向全球汽车巨头施压。显然,美国很希望通过行政手段来重拾制造业竞争优势。站在市场经济的角度,美国这种做派难道没有“经济侵略”之嫌?

从把握自然资源掌控权来看,为了保障美国国内的原油供应,美国实施了长达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在原油供应过剩的情况下才对其加以解除。在原油市场上,美国也希望“呼风唤雨”,比如特朗普政府最近就要求所有国家都不从伊朗进口原油,否则将面临美国的制裁。美国为了平抑和控制油价,甚至不惜发动战争。如此种种,美国难道能够撇清自身的“经济侵略”形象?

至于美国指责中国收购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也是贻笑大方。美国许多公司通过并购等手段来获得技术和知识产权转移的案例也并不少见。在美国高科技并购浪潮中,很多业内巨头为了快速突破某些技术壁垒,千方百计去收购一些拥有独特技术的企业,直接获得技术或者研发团队。如果这也算“经济侵略”手段,那么,美国岂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不要说“美元霸权”了。众所周知,美元汇率是美国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之一。美国曾靠印刷美元使美国经济膨胀,而且把通货膨胀输出到其他国家。新兴经济体积聚的巨大美元债务多次使一些国家遭遇危机。如此看来,美元治下的“经济侵略”可谓杀伤力不小。

在上述报告中,纳瓦罗列举了中国对美国的经济与国家安全造成损害的六大策略以及50多种行为、政策与做法,却忘了对照一下美国自己的种种行径。难怪一位美国贸易官员为中国辩解道,自从加入了世贸组织后,中国对自身的贸易体系做出了很多积极的调整。可是这份报告对中国所做的努力视而不见,美国的这种做法并不有利于解决问题。

因此,如果一定要冠以他国“经济侵略”的罪名,美国最好先反躬自省。就美国今日的蛮横霸道作法,“经济侵略”的帽子自己戴更合适。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