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网
来看“平湖”水草舞
——三峡库区探索消落带治理见闻
2018-08-01     □记者 周闻韬 周文冲 重庆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盛夏,开州区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局长熊森头顶烈日,正沿着近15平方公里的汉丰湖边缘前行。为了治理好这片位于长江一级支流上的水库消落带,9年来,他一门心思扎在了里面。

此时的三峡库区水位处在145米的低位。熊森眼前的这片消落带上,散布着一块块铺满莲叶的方形池塘,塘中映日荷花次第绽放,不远处的落羽杉高大挺拔,几只水鸟从岸边轻盈略过。日新月异的开州城张开双臂,环抱着这片充满生机的水面。而在9年前,当接到要将生态系统极度脆弱的消落带打造为生态屏障的任务时,熊森和同事的心里都没底。

消落带的出现源于三峡水库运行后被放大的水位季节性涨落现象。由于夏季防洪和冬季蓄水发电需要,每年三峡库区的水位都会在145米和175米之间周期性涨落,临水地带往往半年泡在水下,半年露出水面,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水库消落带。

“消落带改变了库区原有生态系统,原有的植物近半年被淹没在水下,难以存活,由此还带来水土流失问题。库区生态本就脆弱,能否治理好消落带关乎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熊森说。

开州区首先在长江支流澎溪河上建起了水位调节坝,将消落带划分为上游和下游两部分。上游水位受水坝调节,常年保持在相对稳定状态,广袤的消落带被汉丰湖覆盖,仅少部分露出水面。当地政府又在沿湖地区错落点缀了公园和数10公里的环湖步道,整个城区依湖铺展,城市环境明显优化。

从事消落带治理7年的开州区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副局长黄亚洲告诉记者,汉丰湖流域栖息有大量水鸟,治理团队为了保持生物多样性,实施了消落带鸟类生境重建工程,构建水塘、洼地作为鸟类的营巢和庇护地。(下转第三版)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无标题文档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