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汉子朱国富的脱贫路
2018-09-04     □记者 任硌 张海磊 成都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临近中午,“黑湾鱼庄”农家乐逐渐热闹。56岁的朱国富正在捞鱼准备食材,他一走神儿,手中的鱼奋力挣扎,呲溜一下掉回鱼池。

最近,老朱心事很重:家门口正在建旅游扶贫项目溪口湖(土溪口水库)生态观光区,家、店合一的“黑湾鱼庄”将被淹没,村里已通知他今年9月底前搬迁。

“农家乐才重开三年多,马上要关掉,新址还没着落,能不烦吗?”他小声嘟囔着说,目光向不远处刚建成的渡口“风情小镇”望去,那里将是他家的新去处。

朱国富的家,位于四川省宣汉县渡口土家族乡立石村的前河岸边,这里属川、陕、渝交界处的大巴山区,峭壁千仞,山河壮美。

“我这辈子经历的‘烦恼’还真不少。”朱国富坐到家门口的椅子上,大半辈子的坎坷写在这个巴山汉子的脸上。

他指着对岸陡坡下的一栋破旧老屋说:“以前我们家就住那边,在山坡上刀耕火种,填不饱一家人的肚子。”

朱国富早早地体会到了生计带来的“烦恼”,继爷爷、爸爸之后,1979年,17岁的他也开始拉纤跑船。

宣汉县地处大巴山南麓,人口132万,县境北部的巴山大峡谷片区山高沟深,历来是苦穷之地。

木船运输,一度是这片山区与外界联通的主要交通方式,宣汉县最多的时候有2000多名船工。他们将山货运到山外场镇,又将山民所需的生产生活物资运回山里。

1993年,连接山外的公路初通,木船运输营生暗淡。朱家也狠心卖掉了曾经为一家人解决生计的木船,彻底告别了水上漂的生活。

随着公路的建成,进山的人多了,朱家搬到了路边,盖起新房子。后来,在头脑活泛的儿子的操持下,又开起农家乐,一家人也算其乐融融。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朱国富唯一的儿子在2012年因车祸去世,这个脆弱的家庭不堪重负,农家乐被迫停业。

从30多岁起就被糖尿病、高血压和痛风折磨的朱国富,再次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上有老父亲和瘫痪在床的老母亲,下有孙儿孙女,人到中年的他陷入新一轮“烦恼”中。2014年,朱家被评定为贫困户。

宣汉县在2014年底时贫困人口达20.94万人,是四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最多的县,而巴山大峡谷片区又是全县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程度最深的区域。2015年,县委决定将这里作为以旅游扶贫开发带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前期总投资达130亿元的渡口“风情小镇”、桃溪谷、溪口湖生态观光区等项目陆续开建。

朱国富家离渡口“风情小镇”仅几公里。看到景区开发如火如荼,这个倔强的巴山汉子决定“重振家业”。在干部帮扶和脱贫政策支持下,他贷款10多万元,将曾经关闭的农家乐装修一新,雇了两位帮工,2015年,“黑湾鱼庄”重新开业了。

“这几年搞建设,来的人多,农家乐一天营业额能达1000多元,高峰期能到4000元,日子越过越好。”朱国富信心满满,他家也已在2016年脱贫。

“大峡谷景区已于今年8月28日正式开园迎客,到2020年全面建成后,预计将实现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20亿元以上,直接带动巴山大峡谷片区9万余名贫困人口脱贫。”宣汉县委书记唐廷教说。

近日,随着溪口湖建设加速,淹没区内的搬迁提上日程。按县里的政策,朱国富一家将被安置到渡口“风情小镇”附近,除了住房,还有3个门市。

81岁的老父亲朱定全眼见儿子愁眉苦脸,安慰他说:“当初不跑船了,咱烦心过。中间农家乐关了,咱也烦心过。后来还不是一次比一次好。咱这次可是搬到场镇上去,你烦心个啥?”

“我之所以烦心,还不是想趁着扶贫政策这么好,早点把新农家乐开起,多挣点钱,把孙子孙女培养出来,让他们走出去。”朱国富道出了大实话。

两个孩子都在宣汉县城里的中学上学,成绩还不错,这让老朱很欣慰。“我这辈子‘烦恼’多,但也算幸运,多亏赶上了好时代。”他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