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助推中企增强海外传播力
2018-09-11     □记者 陈奥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如何提升企业在海外的品牌影响力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业内人士与专家认为,因地制宜是中国企业增强海外传播力的关键。

这是记者从近日举行的国有企业海外传播力建设系列沙龙(第三期)上了解到的信息。

随着“走出去”进程加快,中国企业的海外形象备受世界关注,企业的海外形象直接反映出企业在海外消费者心目中的独特地位,影响企业的品牌价值、产品附加值和国际化经营。

“中国企业要想讲好品牌故事,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打造正面的企业形象。”艾利艾智库海外事业部副总监罗娜表示,中国企业对外宣传时应确保信息传递的正确性,随着非洲经济加速发展,本土品牌正在崛起,中国企业应抱着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经营理念与当地企业融合发展,并且要重视当地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不踩红线,积极参与环保项目。此外,深度挖掘非洲在数字媒体、线上消费等潜在市场。

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博士罗楠认为,企业要以当地熟悉的方式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的发展。

“良好的氛围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应搭建内外结合的传播平台,尤其是国企,要慢慢从‘走出去’向‘走进去’转变。”她说,在传播过程中,媒体记者本身也是受众之一,企业应帮助记者拓宽与企业相关的信息面,将企业成功经验与记者分享,因为媒体只是渠道,而企业才是品牌故事的主角。

由于非洲国家与中国在语言、文化、地理、族群等方面差异明显,中国企业在非洲塑造品牌过程中,有必要深入研究当地各国的舆论环境。

艾利艾智库互联网信息事业中心高级研究经理苏未然认为,非洲的舆论环境有以下特点,一是媒体数量众多权威分散,自主报道能力和影响力有限;二是新媒体发展不平衡,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互联网尤其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交流、媒体信源、政府和民众发声的重要平台;三是虽然舆论发展基础薄弱,但已成为全球互联网增长极;四是本土化意识开始觉醒,但舆论受西方影响明显;五是非洲长期处于话题热点地区。

对于中国企业在非宣传,苏未然提出风险提示,一是外界对中企刻板印象短期内难以改变,需建立防御心态、平常心应对;二是由于部分地区政局不稳,中企在当地的利益保护问题需关注;三是未开展“一国一策”分地区调研,容易造成企业水土不服;四是全媒体布局不完善。

据了解,本期沙龙是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艾利艾智库联合举办,来自各央企、国企的海外宣传负责人以及业界专家等5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