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9月房企信托及发债超万亿元
房企“换马甲”提前备战“寒冬”
2018-10-10     □记者 梁倩 钟源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多家房企在资本市场展开融资行动。10月来,虽然有长假,但假期过后仅2个工作日,房企宣布的融资计划已经达到数百亿元。同时,包括万科、保利在内的12大房企进行更名去地产化。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2018年房地产企业销售依然有望刷新历史纪录,但还款期即将集中到来、市场观望情绪渐浓,考验着房企的“过冬”能力。同时,房企销售业绩涨幅逐渐放缓,随着资金压力加大,融资需求上涨。在规模化竞争格局下,房企对资金的需求更加迫切。

万亿融资“保温”

中原地产最新数据显示,国庆长假后,仅10月8日、9日两个工作日,已有多个房企发布融资计划,融资总额超过数百亿元。

10月8日晚间,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境外子公司向境外专业投资人增发1亿美元的高级无抵押定息债券,票面利率9%。同日,旭辉控股集团发布公告,公司及附属公司担保人就额外票据发行与瑞士信贷、光银国际及东方证券(香港)订立购买协议。额外发行于2022年到期为3亿美元的5.5%优先票据。四川蓝光发展公告称,25亿元公司债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批文。

9日,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证监会批复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30亿元的公司债券。世茂房地产发布公告,其将发行本金总额2.5亿美元于2021年到期的优先票据,票面利率为6.375%。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目前海外融资成本明显上涨,叠加汇率的波动,房企资金风险压力可想而知。

截至9月底,今年仅信托、发债渠道,房企融资额就超过万亿元。具体来看,信托方面,根据用益信托数据显示,2018年1至9月,68家信托公司共发行3106只房地产集合信托产品,同比上涨161%,发行规模6572.38亿元,同比上涨57.9%,较2016年同期的1954.75亿元增幅高达236.2%。

发债方面,据Wind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9月30日,154家房地产企业共发行400只房地产信用债,规模4044.55亿元。比去年同期149家发债房企的260只2661.3亿元的发债规模,发行只数上增加了53.8%,融资规模上增幅高达52%。

下半年以来,房企融资呈现加快态势。7至9月,房企在国内市场分别发行49只、66只和51只债券,融资规模分别为470.7亿元、708.32亿元和558.35亿元。国内房企三季度通过债券市场共融资1737.4亿元,占前三季度总规模的近43%,相当于去年全年的一半多。

房企纷纷“换马甲”

除加速融资外,多个房企开始去“地产”元素。根据房地产研究机构克而瑞发布的研报,2018年以来,至少已有10家房企启动更名工作,去除“地产”“置业”等字样,用“集团”等字样取而代之。

9月12日,保利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全票通过,同意公司将名称变更为“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月初,万科旗下的城市公司“深圳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更名为“深圳市万科发展有限公司”。

除保利、万科以外,今年以来,朗诗绿色地产更名为朗诗绿色集团有限公司;“中骏置业”更名为“中骏集团”;“大连万达商业地产”更名为“万达商业管理集团”;“龙湖地产”更名为“龙湖集团”;“时代地产”更名为“时代中国”;“合景泰富地产控股有限公司”更名为“合景泰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美的地产”更名为“美的置业”;“中航地产”更名为“中航善达”。

多家房企回应,进行变更的原因是扩大经营范围。业内人士也指出,房企更名并不意味着转行,一方面是房地产市场不再是遍地黄金的阶段,发展转向是必然选择。另一方面,最终目的或是为了融资。“现阶段涉房地产的融资监管较严,经营范围扩围可以加大融资力度。”

穆迪近日发布的报告也指出,通过分析47家开发商的业绩,以12个月为一周期,预计2019年底房地产开发商的加权平均毛利润率将降至30%-32%,而今年年中时,该数字仍为32.9%。报告认为,下降的原因是多个城市限价及土地成本上升。另外,较高的再融资需求将继续对开发商的流动性产生压力。

需注意的是,除了扩大经营范围外,确有一些房企在逐步收缩地产业务。9月28日,嘉凯城公告称,公司及其子公司拟以整体挂牌起始价不低于审计净资产3.55亿元的价格,通过浙江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旗下5个房地产项目。更名为中天金融的中天城投也在出售中天城投100%股权后,再度以46.12亿元的现金代价,转让贵阳中天企业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

债务集中到期推升房企风险

张大伟说,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贷款的紧缩,房企融资难度明显加大。虽然目前房企因为2016年替换了部分高成本资金,资金链依然宽裕,但调控持续,房企资金压力渐显。他认为,2018年四季度,房地产企业最重要的工作将是融资。

而让房企提前“储粮”的原因,便是债券集中偿还期即将到来。《经济参考报》记者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四季度房企到期债券992.1亿元。其中,今年10月到期额便多达417.7亿元。

除了年底的难关外,对房企来说,更需注意的是2019年的偿还高峰,2019年全年到期偿额多达3597.3亿元,同比增长近7成,其中明年一季度便迎来高达1043.3亿元债券到期。穆迪分析师杨昱颖表示,由于销售疲弱和信贷环境紧张,低评级开发商未来6到12个月的到期债务将面临较高的再融资风险。

债务风险已初显。中弘股份10月8日晚间公告称,截至公告日,公司及下属控股子公司累计逾期债务本息合计金额为55.87亿元(近期公司及子公司偿还了部分借款)。公司目前正在与相关债权人协商妥善的解决办法,并且在全力筹措偿债资金。

早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多家知名房企就表达了对融资的担忧,碧桂园指出,年初就做好了收紧的准备,公司的现金余额下降到了2000亿元。据悉,碧桂园目前加权平均借贷成本为5.81%,相比2017年底上升0.59%。

日前,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的内部讲话也透露出市场的现状。“转折点实实在在到来了。”郁亮表示,目前集团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战略研讨,以“活下去”为最终目标。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