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海海峡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与连接两海峡的马尔马拉海,被称为“两峡一海”,战略地位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其经济影响也越来越大。
土耳其横跨亚欧大陆,控制着黑海海峡这一战略要地,是连接黑海与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如果将其封锁,将会对俄罗斯以及美国等多个国家的战略布局造成威胁,这也是土耳其游走于美俄间的最大筹码。但近来土耳其与美国关系紧张,美国宣布对土耳其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两国关系急转直下。土耳其总统甚至撂下狠话不再允许美军通过黑海海峡,而美国则打算强行通过。
黑海海峡呈东北—西南走向,贯穿土耳其的亚欧大陆之间,是连接亚欧两大陆与地中海的海陆交通要冲,全长345公里。俄舰船从黑海启航,经过黑海海峡和地中海才能通往印度洋。在历史上,沙皇们曾把黑海海峡当做“俄国房子的钥匙”,上了锁可以防止别人攻击,打开锁可以走出去、侵犯别人。沙皇亚历山大曾经宣称:“地理情况要求我们占有这个海峡。如果它被别人占有,我们就不能做自己房子的主人了。”1783年,俄国建立了以塞瓦斯托尔为基地的第二支舰队——黑海舰队。1831年土耳其属地埃及掀起反土战争,沙俄在向土耳其提供军事援助的幌子下,于1833年把舰队开进博斯普鲁斯海峡,迫使土耳其签订条约,土耳其政府承诺根据俄国要求封锁达达尼尔海峡,不得在任何借口之下允许任何一艘外国军舰进入该海峡。
此后,“两峡一海”水域成为英国、法国和俄国角逐的战场。英国联合法国和奥地利等国家强烈反对俄国独霸黑海海峡区域,1841年,迫使俄国参加签订了伦敦海峡公约,规定任何国家军舰平时都不得通过黑海海峡。俄、英、法等国于1915年达成的秘密协定规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俄国兼并君士坦丁堡和海峡地区,英、法舰船可自由通过海峡进出黑海。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西斯希特勒把德军开进黑海海峡区域。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在土耳其建立了重要军事基础。
黑海海峡的经济影响也越来越大。从公元前10世纪起,希腊人就来到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定居经商发展。从公元4世纪开始,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区修建的君士坦丁堡,即现今的伊斯坦布尔城,相继成为罗马、拜占庭和奥斯曼三个大帝国的都城。
“两峡一海”现在完全在土耳其的管辖之下,黑海海峡已成为黑海沿岸国家船只出海的唯一便捷通道,每年有4万多艘船只通过黑海海峡。1973年,一座长达1560米的悬吊式大桥在海峡上架起,每天可容10万辆汽车通过。1988年,海峡上又建成一座有8个车道的吊桥,每天可容上百万辆汽车通行。两座大桥不仅把伊斯坦布尔东西两个市区连为一体,也把欧亚两大洲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日益繁忙的海陆运输和来自各国的游客,为土耳其带来越来越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