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治理”助力“绿色乌审”崛起
2018-11-16     □毛丫 李彦军 来源:经济参考报
乌审旗图克工业园区一角。资料照片

乌审因绿而兴,也立志因绿而崛起。

几十年来高擎“绿色乌审”建设美丽家园的内蒙古乌审旗,又将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在引入环保第三方治理后,一套独具乌审特色的环境污染治理模式,又为乌审找到新的高质量发展增长点。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生共荣的发展模式,铸就绿色乌审“崛起”之势。

引入高端项目

环境污染治理专业化

三个巨大的环形水池静静地矗立在工厂的不远处。清澈的湖水摇荡着芦苇,几只水鸟低徊盘旋伺机猎鱼。“湖里的鱼是人工养殖的,可以垂钓。”门克庆煤矿党委副书记李明虎说。

这三个水池,看似风景,实则是位于乌审旗图克工业园区的中天合创矿井水蓄水池。

今年8月31日,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矿井水深度处理零排放系统,投资8.49亿元的中天合创矿井水深度处理项目整体投用,处理后的水存储在有防渗功能的蓄水池中,“经过预处理后,一部分煤矿生产生活自用,另一部分经过深度处理,可以供应周边几个厂循环使用。”李明虎说。

矿井水的深度处理,不仅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使用,还实现了盐分资源化,分离出来的硫化钠和氯化钠可卖到300-400元/吨,“这部分收益可反哺化工生产用水。”李明虎说,以前,矿井水蓄水池工艺不到位,有渗漏溃坝风险。而现在,彻底消除煤矿水排放对环境影响的同时,每年可实现废水回收利用470万吨,废水回用率达98%,年可节约成本500万元。

乌审旗资源富集,近年现代能源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以天然气、煤炭为基础的多元化产业集群,工业经济实力上升到中国工业百强旗县第48位。

“发展的道路上,绿色始终是乌审的立旗之本。”乌审旗旗委书记额登毕力格说。

近年,通过引入高端专业防污企业,将政府、排污企业、防污企业三方拧成一股绳,推动建立排污者付费、第三方治理的防污新机制。目前,一批批高端防污治污项目扎根到此,将乌审旗专业化治污水平抬升至新高度:

纳林河工业园区引进高盐工业废水深度处理项目,日处理废水能力达7000吨,处理能力达85%以上;鄂尔多斯图克工业园辖区内排污企业主动与第三方防污企业合作,购买专业防污企业环保服务;美国GE气化技术、德国林德甲醇洗净化技术、英国氨合成技术及中煤大化肥高浓盐水结晶工艺等国内外领先技术成果,在乌审旗转化应用……

强化技术攻关

探索推行“泥浆不落地”

在搭建第三方治理机制中,乌审旗以驻地大企业为领头羊,充分发挥其技术先进、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研究出一套经济适用的钻井泥浆、废弃物处理技术,即“泥浆不落地”工艺。

“泥浆不落地”即在钻井施工过程中,通过工艺技术对岩屑、废弃泥浆和岩屑进行处理,废水和部分泥浆进行处理后再利用,减少土地使用量,最终实现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该技术施行推广后,将有效解决老井场、山地、沙漠等地区钻井作业面临的水土资源、环保风险问题,有效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彻底消除潜在的环保隐患。

目前,该技术推广在乌审旗全面铺开。

“建一个气田,留一片绿色。”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气三厂作为鄂尔多斯驻地国有企业,在苏里格气田开发建设中始终走“绿色开发”之路。

“绿色环保开发,加上安全清洁输送,才是清洁能源的真正定义。”厂长王冰说,在绿色环保开发方面,工厂在每一个环节上下足气力。

2015年起,该厂以“不落地设备不到位不开工”为思路,在钻井环节大力实施“泥浆不落地”技术工艺,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的风险。目前已有426个井场916口井实施了“泥浆不落地”。去年,该厂作为苏里格气田首家进行岩屑拉运的采气厂,全面启动钻井岩屑拉运工程,目前,已合规环保处置岩屑347个井场837口井。

今年以来,在天然气开发领域,全旗73个气井钻井液全部实现不落地的清洁化生产,为气井加了“环保锁”,为草原筑起“保护墙”。

加大约束监管

构建科学规范管理体系

第三方治理机制构建过程中,乌审旗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环境污染治理模式,全旗防污治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首先,整合运用各类环保监控系统,累计投资2200多万元建成乌审召环境保护站、园区4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和“五位一体”环保在线监测平台,对全旗境内各类污染源企业进行常态化监管;

其次,积极构建完善环保部门与第三方防污企业联合监测机制,在重点监控企业全面推行自动监控设施第三方运维管理,加强企业排污设施实时监控,减少设施运行维护成本,第三方防污企业监控设备监测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同时,境内各企业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严格规范自身环保行为,加大环保设施物资保障和资金投入,自身形象和信誉明显提升;

此外,人民群众通过“12369”环保举报热线、政府网站等途径举报环境污染问题,倒逼政府更好地推进环保监管工作。

第三方治理机制的构建,撬动了“谁污染、谁治理”向“谁污染、谁付费、第三方治理”的转变,带动环保服务产业进一步向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据测算,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推行以来,累计为企业减轻负担1.01亿元。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