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农业:京东数字科技转型新支点
2018-11-27     □记者 傅勇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智能猪场成京东农牧首个落地项目。 资料照片

过去,京东金融留给人们的印象一直是一家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但最近的动作表明,京东金融的重心正在向数字科技“偏移”,而智能农业正是其转型找到的新支点。

京东农牧正式亮相

坊间流传的“京东金融”更名为“京东数字科技”一事终于尘埃落定。

在11月20日举行的“2018京东数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会”上,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宣布,京东金融从即日起正式进行品牌升级,京东数字科技将成为整个公司的母品牌,而京东金融将成为京东数字科技旗下的子品牌。此外,京东数字科技旗下还包括京东农牧、京东城市、京东钼媒、京东少东家等子品牌。

按照规划,京东金融仍将是京东数字科技的最核心板块之一。陈生强强调,“未来的京东金融,会继续围绕个人、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需求,利用数字科技为不同的金融服务场景提供服务。除了既有的布局之外,京东金融还会向保险科技、资管科技等领域延伸。”

此外,陈生强首次就数字科技的理解进行了阐释。在他看来,“数字科技的本质,是以产业既有知识储备和数据为基础,以不断发展的前沿科技为动力,着力于‘产业×科技’的无界融合,最终实现降低产业成本、提高用户体验、增加产业收入和升级产业模式。”

陈生强说,京东数字科技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为核心,在深耕现有业务领域的同时,进入更多实体产业领域,助力产业提升互联网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创造社会价值。“作为数字科技公司,我们需要让数字科技成为连接金融和实体产业的桥梁,一手助力金融数字化,一手助力产业数字化。”

而京东农牧正是京东数字科技“产业×科技”战略的一处落地点。

本次大会上,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曹鹏发布了京东农牧的“智能养殖解决方案”——通过整合京东的“神农大脑”(AI)、“神农物联网设备”(IoT)以及“神农系统”(SaaS),和自主研发的养殖巡检机器人、饲喂机器人、3D农业级摄像头等先进设备,打通养殖业的全产业链,从而实现农牧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和互联网化。

与此同时,京东数字科技还宣布成立京东农牧院士研究院,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机构进行深入合作,自主研发集成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模块的智能养殖解决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李德发认为,通过机器视觉、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可以将养殖场的营养预测、智能投喂、疾病防治、环境控制、能源利用、粪污处理等多个系统连接起来,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收集和数据化管理,以实现养殖场精细化管理和科学自主智能化决策。

首个项目落地智能养殖

在京东数字科技推出的五大业务中,京东农牧无疑最令业界瞩目。据悉,京东农牧将首个落地项目放在了智能猪场上。目前,京东农牧正与中国农业大学联手打造河北“丰宁智能猪场示范点”,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能力实现猪场精细化管理和科学自主智能化决策。

李德发表示,在很多人看来,养猪似乎很容易,其实并不是。他说,“全世界二分之一的猪都养在中国,中国现在每年有七亿头猪出栏,但中国养猪业的效率还比较低,生产每公斤猪肉的饲料成本是美国的两倍,人力成本是美国的五倍,即便加上美国把猪肉运到中国来的税收、运费,他们的成本还是比我们低。”

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两个:首先,传统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低,绝大多数的出栏猪还是来自于小型养殖场和散户,养殖水平很难保障;其次,在以人力为主导的养殖行业,存在着许多技术上的局限性,如猪只数量难统计,猪只体重测量繁琐,疫病健康情况难监测、人工投喂导致浪费等。

因此,李德发表示,经过数字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的改造后,我国的养猪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据京东农牧方面介绍,按前期数据测算,智能养殖解决方案部署完成一年内,可减少30%至50%养殖人工成本,并降低8%至10%的饲料使用量,出栏时间平均缩短5天至8天。

曹鹏介绍说,京东数字科技主要通过推行智能养殖解决方案来介入养猪业的巡检、环控、监控、饲喂四大场景。比如,如果某只猪出现进食异常,利用“猪脸识别”算法能快速关联它的生长信息、免疫信息、实时身体状况等,从而在第一时间找到异常原因并通知饲养员对症下药。另外,针对不同生长阶段、个头大小不同的猪只,可以通过控制饲喂机器人和智能伸缩猪栏等设备,实现饲喂量的精确控制,以保证每头猪的生长平衡。

事实上,自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逐渐兴起后,这些数字技术已在智能农业等方面广泛应用。今年四月,腾讯正式开展“养鹅”项目;阿里巴巴也于六月推出了“ET农业人大脑”项目;百度的种粮项目则引发了市场人士的广泛关注。

业界认为,国内智能农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加快推进农业的信息化进程已是必然趋势,而腾讯、阿里、百度、京东数字科技等科技巨头的涌入,无疑为国内智能农业的建设注入了活力。

用技术构筑新护城河

过去,更名前的京东金融留给人们的印象一直是一家领先的金融科技企业,但最近的动作表明,其重心正在向数字科技“偏移”,而智能农业正是其转型找到的新支点之一。

对于此次品牌升级,陈生强表示,这是公司战略演进、业务范围拓展的必然结果。他说,“和Google升级为Alphabet的逻辑一样,目前我们的业务已经远远超出金融的范畴,包括智能城市、智能农业等,这一切实际上已不能用京东金融这个概念去涵盖了。”

但由金融开始,将触角延伸至更多产业领域,京东数字科技的底气何在?曹鹏给出的答案是技术。

“京东数字科技手里有技术,有对用户的理解,再加上我们不断尝试,对行业有着细致的洞察,这样我们可以布局很多行业。”曹鹏说,从成立的第一天开始,京东数字科技就定了一条原则:不做与数据和技术无关的事,但又不只做数据和技术,更多做的是把数据和技术放到场景、产业里面,推动产业的互联网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据曹鹏介绍,在技术方面,京东数字科技主要在做四个层面的事:最底层是基础设施层,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云”服务层——包括算力、存储能力、各种虚拟化能力、分布式的架构、监控、容灾、安全等,这是一家科技公司持续向前的基础;在此之上的第二层是应用核心技术,主要围绕数据技术、人工智能、IoT三大技术领域展开;第三层是场景,京东数字科技所有的技术都依托于场景,以解决具体的应用问题;最顶层则是行业的解决方案。

而京东农牧大力进入智能农业的背后,依托的正是京东数字科技在数据技术、AI和IoT三大方面的核心技术能力。

事实上,互联网巨头最近几年都在不约而同地给自己换上“技术标签”。

早在2016年,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地一次内部会议中提出,腾讯未来要做的是一家科技公司。他在公开采访时称,“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技术的进步,企业才有可能保持战略方面的制高点。”

百度CEO李彦宏也在2017百度联盟大会上宣称,百度将不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而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

阿里巴巴则从去年开始,就不再提“电子商务”这一说法,并成立了达摩院,计划投入超过1000亿元资金用于技术研发。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说,这些研究的目标是为了解决10年甚至20年后的困难。

业界认为,技术已是互联网下半场制胜的关键。和众多互联网巨头一样,京东数字科技正试图以技术为驱动,推动一场拥抱产业的数字经济实验,这条护城河一旦建成,呈现在京东数字科技面前的将会是更广阔的天地。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