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网
先行先试 构建现代医院管理新格局
——河南中牟县人民医院院长白金娥积极投身改革实践
2019-03-16     □记者 闻有成 郑州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8年12月20日,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的通知》。作为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试点医院,河南中牟县人民医院先行先试,在河南省中牟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下,中牟县人民医院迎来了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改革春天。

2019年1月16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于北京召开的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启动大会上,中牟县人民医院院长白金娥作为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典型,发表了“围绕构建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改革探索”的主题发言,中牟县人民医院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改革引发关注,成为我国探索和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践的排头兵。

作为全国第一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国家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河南中牟县人民医院院长,白金娥用她身上那股敢为人先的闯劲、一往无前的拼劲和久久为功的韧劲,在“国家试验田”里甘当问路石,积极地投身于改革中,交出了一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验的优秀答卷。

深度破解县域医院发展难题

多点发力助推体制机制改革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2万多家医院中,综合性三甲和专科医院的总数为1000多家,而县级医院的数量超过了6000多家,服务的人口总数超过9亿人。医院研究管理专家庄一强表示,“要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关键在于推动在整个医疗体系中占大多数的县级医院的改革。”

2011年初,河南省中牟县人民医院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在县委书记潘开名的重视与指导下,中牟县人民医院院长白金娥带领医院班子成员积极探索,研究出了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完善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体制机制,让患者的健康问题能在县医院内就得到较好解决。医院积极实施方便便宜、放心舒心、就近就医的改革方案,并很快付诸为全院上下联动的改革行动。

打造科研创新氛围。白金娥表示,医院的发展要结合临床实际,科研创新是临床医生的源头活水,要形成科研创新的氛围,以科研促临床,推动医院学科群迈上新台阶。

通过积极实施科研创新,近年来,医院的各项技术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心内介入、神经内科介入、周围血管介入、综合介入和血液透析等技术的顺利开展,填补了中牟县多项空白,为县域内患者提供了更人性化的治疗方案。

医院创新学科转型的理念之变,就像是一场革命,改变了传统落后的医疗形态和方式,为医院医疗学科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加强重点专科建设。中牟县人民医院业务院长李瑞说,在分级诊疗中,白金娥院长带领医院根据全县的疾病大数据,针对疾病构成规律和特点,在加强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建设上下功夫,形成了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良性发展模式,并加强了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因地制宜地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专科建设是体现医院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在白金娥的带领下,心血管内科成为郑州市重点培育专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科、中医康复科成为郑州市特色专科;神经内科成为河南省县级重点专科;儿科、普通外科、肿瘤科、眼科成为郑州市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积极发挥医联体纽带作用。中牟县人民医院积极发挥县级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履行对乡镇卫生院的帮扶责任。县医院签约11家医联体乡镇卫生院,成立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团队,履行帮扶共同体责任:有章程、有团队、有计划、有帮扶专科目标、有分包村庄。县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1+1+1模式,助推家庭签约,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更高层次的优质医疗服务。

医院将医联体质控纳入医院管理体系,对医联体实行同质化管理,履行同质化管理责任。按照医院质控目标,每月对乡镇卫生院下达质控计划并进行检查考评;每月进行质量分析和通报,就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后,进入下一轮的质控考评。

防控感染管理。为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发生,提高医疗安全水平,2015年底,中牟县人民医院在河南率先成立中牟县消毒供应中心,负责全县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消毒供应,避免了重复设置的资源浪费,保证了消毒的效果和质量。

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借助项目建设,对全县乡、村医生进行规范培训。2016年6月,中牟县人民医院“脑卒中中心”第一批通过中国卒中联盟验收,2017年8月,“胸痛中心”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医院对心脑血管病的诊治进行了严格系统的培训,形成了县、乡、村一体化的诊断标准和救治流程,为全县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畅通的健康保障,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致残率。

2016年,医院被省教育厅、省卫生计生委联合评审批准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2017年9月,获批“河南省3+2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补上了医院教学短板。

分级诊疗格局初步形成

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树立样板

作为全国第一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中牟县人民医院在中牟县扮演“龙头”角色,医改风生水起。

2016年9月8日,国家有关部门深化医改经验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从全国省、市、县三级典型中筛选出的河南省中牟县人民医院分级诊疗模式对外发布,受到广泛关注。

中牟县人民医院引领全县公立医院,运用47万人口医疗需求大数据,统揽公立医院分级诊疗改革,探索出一条既为“超载”的大医院卸载,又让乡村患者留在县内医院看大病的分级诊疗通道,初步形成了稳定、顺畅、规范的分级诊疗格局。

这项“具体化、可操作、真落实”分级诊疗的改革实践,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医院已成为全国分级诊疗的医改标兵,中牟县委书记潘开名在国家深化医改经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中牟县人民医院分级诊疗功不可没。

翻开中牟县人民医院的史册发现,1932年10月,在小小的中牟县城出现了一家“平民诊所”,这就是医院的前身。历经80多年的风雨洗礼,中牟县人民医院已发展成为一座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公立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目前,中牟县人民医院建筑面积为9.7万平方米,编制床位数1210张,开放床位1276张,临床医技科室41个。全院职工1650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108人。中牟县人民医院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撑起了护卫一方生命的绿荫。

在采访中,白金娥兴奋地对记者说,在医院推进分级诊疗改革中,政府为新医院基础建设投资了几个亿,设置临床科室25个,特殊医疗护理8个。拥有64排128层CT、1.5T核磁共振、大C臂、1800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CR、电子胃镜、腹腔镜、血液透析机、睡眠呼吸监测仪、肌电图检测仪、超声乳化仪、高端彩超等大型高端医疗设备,满足了现代化二级甲等医院医疗设备的需求。县委、县政府对分级诊疗和民生事业的高度重视,让多年来负担繁重的县级医院可以放开双手推行分级诊疗模式,更多地专注于服务能力提升和精细化管理。

国家医改专家王虎峰在医院调研后表示,白金娥带领医院实施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一是解决了前些年个别地方分级诊疗难落实,一些村民转诊“跑断腿”的现象;二是解决了有的县级医院接诊疑难杂症患者时,由于水平不足不敢动手术,靠外请大夫“开飞刀”,加重了农民负担的问题;三是解决了基层医院病源流失严重,患者“上涌”的问题。

家住中牟县广惠街办事处刘圪垱村的王松花说:“我有肾病,跑过北京、上海的很多大医院,后来回到了家乡的中牟县人民医院。我比较过了,县里的医疗水平和设备都不比城市的大医院差,而且离家近、费用低。”

这是中牟县人民医院打通学科发展的“动脉血管”、放开自主科研创新空间、突出区域医疗行业学科平台特色、构筑县域医疗技术桥头堡、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在分级诊疗中创造精彩的一个缩影。

探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勇挑自主治理重担

2019年1月16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于北京召开的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启动大会上,中牟县人民医院院长白金娥作为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典型,发表了“围绕构建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改革探索”的主题演讲,中牟县人民医院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改革引发关注,一跃成为我国探索和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践的排头兵。

2018年12月20日,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的通知》。作为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试点医院,河南中牟县人民医院先行先试,在河南省中牟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下,又踏上了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验的新征程。

穿出石罅后,别有山重重。

“没有人能在嗟叹、幽怨中改变命运。你不多试验,就不可能为国家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提供少跑弯路的借鉴路径。”白金娥用这些话表明了对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的改革初心。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了白金娥带领医院推进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秘籍:我们拥有自主的管理权,政府主导不全包。

“在中牟县人民医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坚持政府‘掌舵不划桨’的原则,医院的具体工作,政府不会事无巨细地管。”

谈起中牟县人民医院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改革思路,县委书记潘开名说,我们在中牟县人民医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过程中,放手让医院在落实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践中唱主角,让公立医院拥有足够的自主权,这对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县长楚惠东介绍说,“在探索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中牟县委、县政府以打造健康中牟为己任,树牢‘大健康、大卫生’理念,全面履行主体责任,认真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多项举措强力推进县域综合医改。同时,明确县长为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第一责任人,尽职尽责服务于改革。”

理顺管理体制。认真履行政府办医职能,对重大项目实施、财政投入、院长选聘等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县委、县政府和卫计委主要负责规划制定和发展方向,深化“放管服”改革,掌舵而不划桨,以政策规划者的角色梳理公共医疗服务,让公立医院拥有足够的自主权。

持续财政投入。近年来,县财政累计投入10多亿元,实施3家县级公立医院的整体搬迁和设施提升。2012年医改以来,政府对中牟县人民医院在基础建设、设备购买、人才建设等方面已投入5.1亿元,医院的二期建设项目3.5亿元,也已列入政府预算。

统筹联动实施。围绕“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县直各有关部门联动,完善配套政策制定,抓部署、抓落实、抓督办,确保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落地见效。

落实督导责任。县卫计委制订关于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等方案,从政策和技术层面对医改工作制定了具体化、可操作的实施路径。每季度对医改成员单位进行督导检查,奖优罚劣促进各单位履职尽责。

在建立现代医院治理体系中,注重发挥党的掌舵领航作用。白金娥说,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中,我们重视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的领导统揽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各项工作全局。

坚持党的领导与法人治理并重,积极探索党的领导与法人治理有机结合的途径与机制,真正将党的领导嵌入到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之中。在落实医改措施、“三重一大”、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干部任用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全院共有302名党员,6个党支部,5个支部书记为业务骨干,党小组建在科室,发挥党员在业务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促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落实三会一课、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讲党课、红色教育基地培训等党建活动;组织开展“怎样加强医患沟通”、“假如我是一个病人”换位大讨论活动,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党员奉献周”“岗位技能竞赛”“争创护理优秀班组”“争当服务明星”“结对帮扶”等活动。

在党委的领导下,医院严格按照程序制定了各项章程,构建了医院文化理念体系,形成了“尚德、仁爱、严谨、创新”的医院精神、“关爱生命、维护健康、办院为民”的办院宗旨,以及“建成患者信任、职工自豪、人民满意的现代化三级综合医院”的愿景。

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让医院运行更规范

“在我国,公立医院出资人是政府,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标准,公立医院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医疗服务和卫生健康服务提供的主体,是体现政府加强和改善民生责任的重要载体。”

白金娥说,公立医院从所有制来说是国有资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医改重点制度之一,中牟县人民医院建立了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让医院运行更规范,发展更有活力。”

出台医院民主管理机制。在充分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物资购买、维修及基建工程等采购管理办法》《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等制度724个,应急预案76个,岗位职责规范314个,质量管理流程414个。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管理更加规范、快捷。

构建专家治院机制。发挥专家优势,组建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等18个委员会。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开展药品点评,对抗菌药物、前二十药物、激素类药物、重点监控药物、中药饮片等进行专项点评,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改正、通报批评、经济处罚、限量采购等;加强短缺药品的管理,制定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方案,定期对临床进行随访,统计短缺药品,满足临床需要;加强高值耗材管理,严格标内采购、严格审批程序、严格专家论证,与各临床科主任签订承诺书。

综合目标考核全覆盖。出台《综合目标考核细则》,对所有科室所有人员进行综合目标考核。考核内容涵盖了医德医风、医疗护理质量、劳动纪律、安全生产、运营、感控、传染病管理等方面;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岗位调整、职工培训、职称晋升和评优评先挂钩;出台《医德医风管理规定》,医德医风的表现在人事代理、职称评定、管理人员竞聘、评先评优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

加强医院精细化管理,逐步完善质控体系。建立三级网络、四级质控的质量控制体系,质控431项指标,坚持月全面质控、月专项质控、缺陷管理及6S管理等,使医院管理逐渐精细化,医疗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十八项医疗质量核心制度》及《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人手一册,周运行病历检查、月不良事件分析、季综合考核;实行“五位一体”值班制度,每天对危急处置情况进行检查;实行院领导分片包干,每天参加临床科室晨交班;推行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加强临床路径管理,把112个病种纳入临床路径管理,路径管理占比62.9%,完成率98.7%;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自主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医务人员学历和职称结构不断优化,医院现有高级职称108人,研究生学历99人;出台《外出进修、学习管理规定》,鼓励职工外出学习进修,发放进修补助,报销全部费用,2018年,医院共进修45人次,参加学术活动1100人次,共报销进修费用299.7万元。

引领县域医疗水平提升,拓宽与上级医院合作的渠道。与河南省人民医院合作,提高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眼科诊治水平;与郑大一附院合作,提高心血管病救治能力,开展心脏介入手术;与省肿瘤医院合作,提高外科微创手术水平;与郑州市儿童医院合作,提高儿科整体医疗水平;与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合作,提高病理诊断水平;与北京名院专家团开展全面合作,北京知名医院专家团定期进行坐诊、手术、查房、会诊、讲座等,成功开展新技术24项,会诊复杂手术52台,疑难病例讨论274人次;呼吸科、疼痛科、消化科内镜技术快速提高;建立县域医共体,下派专家到共建单位任副院长,下派业务骨干任科主任,派驻医、药、护、技等专业人员,实行同质化管理;帮助共建单位培养了一批骨干人才和科室带头人,共建单位2018年门诊量65424人次、比2017年增长了59%,2018年住院量1784人次、比2017年增长63.5%。

实施“互联网+医疗”模式。成立本县域的远程会诊中心、心电诊断中心、影像诊断中心,依托上级医院完成省-县-乡三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的对接,实现了医疗卫生资源的共享。

树立站立头排的发展目标

全面提升改革获得感

白金娥认识到,公益性是公立医院的本质特征。因此,医改启动后,白金娥带领医院在改善医疗服务等方面,努力发挥公立医院不可替代的作用,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把公立医院公益性写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旗帜上,把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时时放在心头上。

几年来,白金娥带领医院在改善医疗服务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将中牟医院打造成为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

中牟县人民医院积极推行“先诊疗后付费”“药品零差价”制度,“上挂下联”提高技术,“患者至上”改善服务。2016年,医院获得“全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荣誉称号。

中牟县人民医院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壮大自身发展实力,先后与全国多家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并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郑州市骨科医院、河南省精神病院、郑州人民医院、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结成医联体协作单位。

在向外合作的同时,医院建立了中牟县病理诊断中心、临床医学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影像会诊中心、远程会诊中心、心电会诊中心等,承担了县域内病理诊断、检验、消毒供应、血液透析、影像、心电及远程会诊的全部任务,在专科建设、医院管理、诊断技术、科研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了县域优势资源有效共享。

大力抓改善,优化服务流程,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满意的卫生和健康服务。医院出台一系列鼓励、支持新技术开展的制度和措施,自2013年至今,共开展新技术和适宜技术近100项,微创手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腹腔镜下肝癌、胃癌、结肠癌根治术,胸腔镜下肺叶切除、食管癌根治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椎间孔镜技术、关节镜技术以及腹腔镜下宫颈癌切除等技术的微创手术率达到了30%。

2013年,医院建立重症医学科,成功救治近5000余例危重病人,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达90%以上。2014年,医院开展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技术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技术,年接诊患者约1万余人次,并实现了医疗费用门诊直补,方便又省钱。各项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使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全面、快速提升,大大方便了群众,减少了患者的上转率,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医院是一个有机体,如何让这个有机体不断健康发展,就需要院长及领导班子多维发展思路,引入现代化医院的管理。”

白金娥介绍说,自2013年3月成立质控科以来,医院逐步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了三级网络、四级质控,有效运用PDCA、SOP、品管圈、RCA、HFMEA等质量管理工具并积极实施缺陷管理等措施。2018年,医院又进一步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发挥医院质量与安全委员会的作用,首次将6S管理纳入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促使医院管理更加规范有序。目前,医院已制定质控指标431项,通过精细化管理使医院各项指标趋于合理化,医疗质量得到持续提升。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中牟县人民医院十分重视提升护理品质,以谋发展、求创新为己任,在专科护理、护理教学、护理管理等方面求真务实,精心打造优质、安全、科学、高效的护理服务品牌,防患于未然,给患者加了一道保险。

在白金娥的带领下,人民群众对医院的满意度持续提升。2013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医院完成了新院区的迁建,就诊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县域外转诊率由2012年的15%下降至2018年的9.2%,医联体内下转病人逐年增加,下转率由2012年的0.5%提升至2018年的4.8%,实现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良好就医格局。通过与上级医院紧密联系,定期聘请国家、省市专家来院坐诊、查房,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名医专家的优质医疗技术服务,缓解了患者“看病难”的问题。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由2012年的60%提升至2018年的80%,住院次均费用为4299元,低于郑州市县级公立医院平均水平,群众看病负担不断下降,缓解了群众“看病贵”的问题,患者满意度保持在96%以上。

据中牟县人民医院科室的医务人员介绍,医院将技术难度大的手术服务价格进行了上调,使医务人员的技术付出和劳动投入有了良好的回报,提高了他们参与医院改革的积极性。

白金娥说,“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要取得成功,医院要‘活’好,得让医生更有改革获得感。为此,医院实施了多项举措,取得了较好成效。”

创新实施“两项措施”。一是同工同酬同待遇。大刀阔斧推进绩效分配改革、劳动用工改革和干部人事改革,建立起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以及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激励约束机制。出台《非编人员管理办法》,非编人员薪酬待遇、岗位聘用、职称晋升、五险一金等方面,与在编职工享受同等待遇,先后有8名人事代理人员走上管理岗位,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干部职工特别是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医务人员支出占比由2012年的25%提升至35.2%,职工年人均收入10万元,比2012年增加一倍多。医院开展医师节护士节系列活动,评选“十佳医师”“十佳护士”;开展临床、医技、行政后勤及窗口科室规范服务,编印不同岗位服务手册4套;开展“爱医院·为医院”征文、演讲及摄影比赛等活动;成立读书协会、健步走协会、羽毛球协会等13个文体协会,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开展“五好家庭”“好媳妇、好丈夫”等评选活动,营造爱院爱家的浓厚氛围;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对职工及家属定期体检和住院探望,发放子女助学金和读书卡等一系列关爱职工的举措,大大提升了医务人员幸福感和获得感,职工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

如何构建优质医疗服务管理格局?2017年,在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指导及有关部门举办的中国“烽火行动”品质无边界——县级医院改革与管理创新论坛会上,白金娥与医学界专家分享了自己的心得,获得了广泛关注。

2017年,白金娥获得“中国县域医院百佳院长”荣誉称号。同年,中牟县人民医院获得“中国县域医院管理创新奖”及“中国县域医院影响力价值奖”,并连续两年获得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优秀组织奖,连年获得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行风建设先进单位、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先后获得河南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省卫生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省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白金娥的带领下,全院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水平、科研水平、现代医院综合管理水平与时俱进。中牟县人民医院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击橹荡桨奋然前行。

致敬过去,追梦未来!白金娥,一个“国家试验田”的改革先行者,坚定不移地带领着中牟县人民医院不断前行。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无标题文档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